“《生活中的语文》教学提纲(2012年秋、2013年春)”的版本间的差异
(Importing text file) |
(Importing text file) |
||
第8行: | 第8行: | ||
==一、师生沟通交流会== | ==一、师生沟通交流会== | ||
− | <table class=" | + | <table class="wikitable" align="left"> |
<tr> | <tr> | ||
第78行: | 第78行: | ||
==二、诗词中的语文== | ==二、诗词中的语文== | ||
− | <table class=" | + | <table class="wikitable" align="left"> |
<tr> | <tr> | ||
第134行: | 第134行: | ||
==三、广告中的语文== | ==三、广告中的语文== | ||
− | <table class=" | + | <table class="wikitable" align="left"> |
<tr> | <tr> | ||
第188行: | 第188行: | ||
==四、歌词中的语文== | ==四、歌词中的语文== | ||
− | <table class=" | + | <table class="wikitable" align="left"> |
<tr> | <tr> | ||
第244行: | 第244行: | ||
==五、地理中的语文== | ==五、地理中的语文== | ||
− | <table class=" | + | <table class="wikitable" align="left"> |
<tr> | <tr> | ||
第296行: | 第296行: | ||
==六、舌尖上的语文== | ==六、舌尖上的语文== | ||
− | <table class=" | + | <table class="wikitable" align="left"> |
<tr> | <tr> | ||
第362行: | 第362行: | ||
==七、历史中的语文== | ==七、历史中的语文== | ||
− | <table class=" | + | <table class="wikitable" align="left"> |
<tr> | <tr> | ||
第414行: | 第414行: | ||
==八、动画中的语文== | ==八、动画中的语文== | ||
− | <table class=" | + | <table class="wikitable" align="left"> |
<tr> | <tr> | ||
第480行: | 第480行: | ||
==九、阅读中的语文== | ==九、阅读中的语文== | ||
− | <table class=" | + | <table class="wikitable" align="left"> |
<tr> | <tr> | ||
第555行: | 第555行: | ||
==十、电视节目中的语文== | ==十、电视节目中的语文== | ||
− | <table class=" | + | <table class="wikitable" align="left"> |
<tr> | <tr> | ||
第612行: | 第612行: | ||
==十一、戏剧中的语文== | ==十一、戏剧中的语文== | ||
− | <table class=" | + | <table class="wikitable" align="left"> |
<tr> | <tr> | ||
第669行: | 第669行: | ||
==附录、经纬学校《生活中的语文》总结课提纲== | ==附录、经纬学校《生活中的语文》总结课提纲== | ||
− | <table class=" | + | <table class="wikitable" align="left"> |
<tr> | <tr> | ||
第728行: | 第728行: | ||
==十二、对联中的语文== | ==十二、对联中的语文== | ||
</div> | </div> | ||
− | <br><table class=" | + | <br><table class="wikitable" align="left"> |
<tr> | <tr> | ||
第941行: | 第941行: | ||
==十三、春天里的语文== | ==十三、春天里的语文== | ||
− | <table class=" | + | <table class="wikitable" align="left"> |
<tr> | <tr> | ||
第1,094行: | 第1,094行: | ||
==十四、节日中的语文== | ==十四、节日中的语文== | ||
− | <table class=" | + | <table class="wikitable" align="left"> |
<tr> | <tr> | ||
第1,236行: | 第1,236行: | ||
==十五、梦中的语文== | ==十五、梦中的语文== | ||
</div> | </div> | ||
− | <br><table class=" | + | <br><table class="wikitable" align="left"> |
<tr> | <tr> |
2013年8月20日 (二) 21:34的版本
目录
前言
谁是那个手执魔法棒的精灵,可以带着可爱的孩子们跨越千山万水。
睁大探索的眼睛,你会发现语文无处不在,
书籍中有语文、天气中有语文、电影中有语文、音乐中的语文、广告中有语文……
不要说你的语文不好,也不要说语文只是一门学科,
语文是生活的代言人,语文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描绘这个世界。
课程设计突出趣味性,每次课以“……中的语文”为主题,就某个方面的语文主题为线索,
以游戏、戏剧表演、小组活动等的形式,让孩子在活泼有趣的氛围下展开想象的翅膀,了解生活中的语文,实践各种语文技能。
一、师生沟通交流会
上课准备提纲 | ||||||||
志愿者信息 | ||||||||
备课人 |
蕾蕾豆 |
Email/MSN |
bud-azrue@hotmail.com |
所属课程组 |
语文组 | |||
课程信息 | ||||||||
课程名称 |
师生交流会 |
上课日期 |
2012.9.15 |
上课时长 |
100分钟 | |||
授课对象 |
经纬学校五年级学生 | 学生信息 |
19名学生 | |||||
是否已了解上次课的授课情况(Y) |
本次课的教案是重复使用已有教案吗(N) | |||||||
授课目标 |
1. 彼此认识彼此信任,建构本学期十次课的信任基础。 | |||||||
授课内容 |
1、建立信任与约定;2、了解本学期课程内容 | |||||||
授课提纲 |
| |||||||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 |
主讲准备:打印图片、投影仪及幕布、成长日记(学生记)、花朵成长录(助教记)、音视频文件、马克笔、A3纸若干等 助教准备:一颗愿意走近孩子的心、一支笔 | |||||||
助教需求 |
1、 协助摆放桌椅; |
二、诗词中的语文
上课准备提纲 | ||||||||
志愿者信息 | ||||||||
备课人 |
洛浦晓月 | Email/MSN |
所属课程组 |
语文 | ||||
课程信息 | ||||||||
课程名称 |
诗词中的语文 |
上课日期 |
2012.9.22 |
上课时长 |
100分钟 | |||
授课对象 |
经纬学校五年级学生 | 学生信息 |
19人 | |||||
是否已了解上次课的授课情况(Y) |
本次课的教案是重复使用已有教案吗(N) | |||||||
授课目标 |
| |||||||
授课内容 |
| |||||||
授课提纲 |
立秋 | |||||||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 |
||||||||
助教需求 |
|
三、广告中的语文
上课准备提纲 | ||||||||
志愿者信息 | ||||||||
备课人 |
蕾蕾豆 |
Email/MSN |
bud-azrue@hotmail.com |
所属课程组 |
语文 | |||
课程信息 | ||||||||
课程名称 |
广告中的语文 |
上课日期 |
2012.10.13 |
上课时长 |
100分钟 | |||
授课对象 |
经纬学校五年级学生 |
学生信息 |
19名 | |||||
是否已了解上次课的授课情况(Y) |
本次课的教案是重复使用已有教案吗(N) | |||||||
授课目标 |
1、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广告的知识。 2、能力目标:掌握理解、鉴赏广告,撰写广告词。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随时积累语言素材的习惯,树立学以致用的学习观。 | |||||||
授课内容 |
||||||||
授课提纲 |
第一节课 认识广告 1、 回顾上节课内容10’ 请大家来教一教老师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2、 重温小组信息及强调课堂纪律10’ 3、 课程引入10’ 播放一条现在儿童节目间的常见商业广告引出“广告”。 提问:你有印象的广告有哪些?——总结这些广告的用途——广告的定义(不直接给出,只总结现象) 4、 正课开展20’ (1)广告的历史——古代广告和现代广告 (2)播放一条公益广告引出“广告的分类”——商业广告、非商业广告 (3)提问:你知道的公益广告有什么? (4)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有创意的广告海报引出“广告的形式” 展示各种好玩的户外广告、电视广告、平面广告、车体广告等等 (5)总结广告除了画面更少不了广告语——引出广告语的学问 第二节课 广告语的学问 1、 广告语是广告的精华所在(广告中的语文)10’ 提问:你看到过的广告语、觉得很不错或者很好玩的广告语,请说出喜欢的理由 2、 这些广告语有什么特点?——引出广告语的写作手法15’ (1) 引用——诗词名句的引用、改写 (2)修辞——运用拟人、夸张、排比等形式 (3)…… 在这里进行一些针对广告语的小练习: (1)错别字门诊 (2)告示语连线 3、 我也来设计20’ 请孩子们来设计一个公益广告,小组自拟主题(环保、)。可以是平面广告、也可以是电视广告 (如果可以表演最好,不能表演也可以口头说明) 。 4、 小调查及成长日记5’ 下周文心童鞋将讲授《歌词中的语文》,本节课先了解孩子们喜欢听的歌、唱的歌、喜欢的歌手等等 空余时间请孩子们撰写成长日记。 具体内容也可参考: http://www.ygclub.org/wiki/index.php?doc-view-215.html#13 PS:具体的广告作品需要搜罗,现在还给不出具体的,只能先给大纲了,实际的内容还会根据耗时做调整。 | |||||||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 |
1、 投影仪及投影幕、音箱(主讲准备)
| |||||||
助教需求 |
1、 请在上课前大致了解提纲。 2、 坐在孩子中间,控制孩子走神、小动作、互相打闹等等,对不爱发言的孩子及时加以引导。 3、 多让孩子自己思考,尤其在制作广告的过程中。 |
四、歌词中的语文
上课准备提纲 | ||||||||
志愿者信息 | ||||||||
备课人 |
文心童鞋 | Email/MSN |
所属课程组 |
语文 | ||||
课程信息 | ||||||||
课程名称 |
歌词中的语文 |
上课日期 |
2012.10.20 |
上课时长 |
100分钟 | |||
授课对象 |
经纬学校五年级学生 |
学生信息 |
19名 | |||||
是否已了解上次课的授课情况(Y) |
本次课的教案是重复使用已有教案吗(N) | |||||||
授课目标 |
1. 引领孩子们从歌曲中体会语文的魅力,学习分析语句的能力 | |||||||
授课内容 |
| |||||||
授课提纲 |
第一节课:《精忠报国》 | |||||||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 |
1、 投影仪及投影幕、音箱 2、 教学用PPT演示资料、视频资料(主讲准备) | |||||||
助教需求 |
|
五、地理中的语文
上课准备提纲 | ||||||||
志愿者信息 | ||||||||
备课人 |
含笑幻子 |
Email/MSN |
99512373@qq.com |
所属课程组 |
语文 | |||
课程信息 | ||||||||
课程名称 |
地理中的语文 |
上课日期 |
2012.10.27 |
上课时长 |
100分钟 | |||
授课对象 |
经纬学校五年级学生 |
学生信息 |
19名 | |||||
是否已了解上次课的授课情况(Y) |
本次课的教案是重复使用已有教案吗(N) | |||||||
授课目标 |
1、知识目标:记住三山五岳,五谷,五湖四海 2、能力目标:丰富常识,串联诗词 3、情感目标:激发兴趣,对地理和语文的喜爱. | |||||||
授课内容 |
||||||||
授课提纲 |
1、回顾上节课内容0'~5’ 1) 精忠报国写的谁的故事?岳飞 2) 精忠报国里面的"人北望 草青黄 尘飞扬 "韵脚是什么? 3) 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 使用了什么修辞? 拟人 4)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 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使用了什么修辞? 比喻 5) 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 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 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 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 以上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者. 通感: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人们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观上的感受移到另一感观上,使“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 6) 朱自清写的名篇叫什么?荷塘月色.在哪里写的?清华. 清华在哪个区?海淀在哪个城市?北京在哪个国家?中国在哪一个大洲? 有七个大洲四大洋的是什么?地球 2、引出地理5'~7' 接上.地球大家知道嘛? 人文是什么?自然现象? 地理: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 以及之间的关系的. 航母为什么叫辽宁号?(简单介绍船舰规则: 巡洋舰(或巡洋舰以上):以行政省(区)或直辖市命名。 例如:辽宁号航空母舰; 驱逐舰:以“大中城市”命名。例如:武汉号驱逐舰; 护卫舰:以“中小城市”命名。例如:巢湖号护卫舰; 补给舰:以“湖泊”命名。例如:微山湖号补给舰; ) 3、山川-三山五岳 7'~35’ 中国有名的山,你知道哪些? 峨眉山 长白山 很多有名的古诗词就是写的这些山.现在来猜一下下面这些诗词写的是哪些山. 1)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李白-望庐山瀑布 2)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3)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4) "望岳"-什么是岳?高大的山 是否听过"三山五岳"? 五岳指 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中岳河南嵩山、北岳山西恒山,三山指 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山的介绍和图片观看.(时间较长) 4 五湖四海 五湖四海: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洪泽湖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长江 黄河 35'~55 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李白-将进酒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 -登鹳雀楼 3)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收,此恨保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 长江和黄河的图片与介绍. 5 五谷- 稻、黍、稷、麦、豆 五谷的图片与介绍. 6 其他 五行:金木水火土 行星 五毒:蛇、蝎、蜈蚣、壁虎、蟾蜍 五方:东南西北中 五官:耳、眼、鼻、口、身 五味:甜、酸、苦、辣、咸 7 游戏与考察 根据图片,或者诗词,说出山川河流湖泊的名字.并且将此图片(道具)送给学生(争取一人一个). 8、小调查及成长日记5’ 空余时间请孩子们撰写成长日记。 | |||||||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 |
1、道具(主讲准备)-道具正面为图片-反面为本节课的诗词汇总,以及知识. 2、诗词总结(主讲准备) 3、(主讲准备) | |||||||
助教需求 |
1、请在上课前大致了解提纲。尤其是一些答案. 2、坐在孩子中间,控制孩子走神、小动作、互相打闹等等,对不爱发言的孩子及时加以引导。 3、协助主讲.说不准会安排一部分由助教来讲~ |
六、舌尖上的语文
上课准备提纲 | ||||||||
志愿者信息 | ||||||||
备课人 |
洛浦晓月 |
Email/MSN |
所属课程组 |
语文 | ||||
课程信息 | ||||||||
课程名称 |
舌尖上的语文 |
上课日期 |
2012.11.10 |
上课时长 |
100分钟 | |||
授课对象 |
经纬学校五年级学生 |
学生信息 |
19名 | |||||
是否已了解上次课的授课情况(Y) |
本次课的教案是重复使用已有教案吗(N) | |||||||
授课目标 |
||||||||
授课内容 |
||||||||
授课提纲 |
课堂导入: 课前问候,吃了吗?吃了吗——问候常用语。以北京地区为代表的见面问候语,多用于用餐时间左右,相当于“嗨!”。 中国古代就在民间流行的问候方式,最早见于明代,当时在中国的南部福建、广东一带。 据记载:“他们互相问候的话,通常说‘食饭否?’意思是吃过没有,因为他们认为活着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吃饭。”所以以吃了吗代表问候的意思,至少在明代就存在了,可谓源远流长。 民以食为天,我们用舌头品尝美味儿,我们还用舌头发音说话,那么今天“舌尖上的语文”带大家去用舌头去品尝语文。舌尖上的语文,有酸有甜有咸有辣有苦,五味俱全. 酸suan 字义:形容词(sour):寒酸、辛酸、尖酸、酸溜溜 动词:腿酸 名词(vinegar):酸醋、酸味儿 和酸有关的饮食:酸汤、酸奶、酸菜、酸梅、酸酸乳、柠檬、橘子等 相关典故:【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望梅止渴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自我提醒法”:当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时,心里可不断默念鼓励自己的话。当遭遇困难和打击时,应对自己说“我能行”,“我能做好”,这样的自我暗示力量必将为自己增添战胜困难的勇气 。 甜tian 字义:形容词(sweet):甜美、香甜、甘甜、甜言蜜语、甜蜜蜜、甜丝丝、甜滋滋 和甜有关的饮食:甜瓜、甜酒、糖类、甜玉米等相关成语:忆苦思甜、先苦后甜、苦尽甜来 、酸甜苦辣。 饮食故事:甜芋泥 有一个年轻的村妇问医师:“有什么秘方可以毒死我的婆婆?我受不了她的虐待了。”医师告诉她:“可以常给你婆婆吃甜芋泥,百日后无病自死。”百日过后,村妇向医师哭诉:“婆婆突然改变她的态度,变得对我非常和善,可是她已经吃了一百天的甜芋泥了,怎么办呢?”医师听完笑着说:“放心好了,你婆婆不会死啦。”甜芋泥不会毒死人,它只是一道可口的点心。由于媳妇经常面带笑容去乎候婆婆,婆婆也经常吃到媳妇准备的甜芋泥,因此婆婆改变了态度,井且善待她的媳妇。 小结:人间有一道最甜美的滋味,那就是爱与感恩,这也是人人最爱品尝的滋味,但这一道原味,需要用真诚心才能调出来,也需要用心来品尝,才能体会她的真醇。这一道美味,上天都平等赋予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应该善于调理这道美味,让周遭的人都能感受甜蜜与温馨,让我们都能浸润在甜甜蜜蜜的生活中。 苦ku 字义:形容词(bitter ):苦口婆心、刻苦、苦恼、苦闷 动词:使受苦 和苦有关的饮食:苦瓜、苦菜、苦笋 相关延伸: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苦难对人而言,是一种心志的历练与灵魂的洗练,它能够成就一个人卓绝不凡的操守,与坚忍不拔的意志,从而堪以担当大任。因此,人生的苦境并非坏事,要看我们如何用心面对。只要学会放下、承担与超脱,必能离苦得乐。因为积极的人,永不以苦为苦,而真正的苦是来自内心的软弱与逃避。 辣la 字义:麻辣、毒辣、酸辣、辣眼睛、辛辣、泼辣 和辣相关的饮食:辣椒、辣酱、胡椒、姜 相关延伸: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怕不辣,贵州人辣不怕 咸xian 字义salty:麻辣、毒辣、酸辣、辣眼睛、辛辣、泼辣 和咸相关的饮食:咸鸭蛋、咸菜、盐 相关典故【撒盐】 | |||||||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 |
五味道具(主讲准备) | |||||||
助教需求 |
1、请在上课前大致了解提纲。 2、坐在孩子中间,控制孩子走神、小动作、互相打闹等等,对不爱发言的孩子及时加以引导。 |
七、历史中的语文
上课准备提纲 | ||||||||
志愿者信息 | ||||||||
备课人 |
cloud |
Email/MSN |
所属课程组 |
语文 | ||||
课程信息 | ||||||||
课程名称 |
历史中的语文 |
上课日期 | 2012.11.17 |
上课时长 |
100分钟 | |||
授课对象 |
经纬学校五年级学生 |
学生信息 |
19名 | |||||
是否已了解上次课的授课情况(Y) |
本次课的教案是重复使用已有教案吗(N) | |||||||
授课目标 |
了解历史故事中的人物,记忆文学常识 | |||||||
授课内容 |
||||||||
授课提纲 |
赵匡胤 杯酒释兵权 唐宋八大家 唐人街- 长城、人口 唐高祖李渊,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 李玄霸、秦琼、尉迟恭 贞观之治、武周 开元盛世、安史之乱、杨贵妃、四大美人 李白、杜甫 朝代歌 三皇 五帝 | |||||||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 |
PPT | |||||||
助教需求 |
八、动画中的语文
上课准备提纲 | ||||||||
志愿者信息 | ||||||||
备课人 |
文心童鞋 |
Email/MSN |
所属课程组 |
语文 | ||||
课程信息 | ||||||||
课程名称 |
动画中的语文 |
上课日期 |
2012.11.24 |
上课时长 |
100分钟 | |||
授课对象 |
经纬学校五年级学生 |
学生信息 |
19名 | |||||
是否已了解上次课的授课情况(Y) |
本次课的教案是重复使用已有教案吗(N) | |||||||
授课目标 |
1. 引领孩子们从动画体会语文的魅力,从中提炼语文知识 2. 加强组词造句和说故事的能力 3. 在开心快乐的动画中熟悉语文知识 | |||||||
授课内容 |
||||||||
授课提纲 |
第一节课:《Bridge》 1、导入:5’ 边看动画边想问题:请用一句话说一说这个动画讲了什么故事? 2、内容解析:15’ (1)动画立意:5’ 文明礼让,不能以大欺小,与人为善,互让一步海阔天空等 (2)相关典故:礼让巷 10’ “礼让巷” 又称六尺巷,巷名承载了泉州一段传统美德故事。 据说在明代中期,姓林和姓唐的两个世家在此毗邻而居,房子紧贴着房子。林家有人在朝中做官,居御史之职;唐家有人在地方做官,为指挥使。后来,林家要建花园,唐家也要建大屋,双方都要在交界处筑墙。为了争这一堵墙的位置,双方寸土不让,便打起了官司。由于双方势力相当,时任泉州府谁也不敢得罪,这场官司打了三年还是没有解决。林家当家的林大舍急了,便修书一封,派人上京送给林御史。信中要求京城大官施压,促成泉州知府尽快判决此案。一个月后,林御史给家里回了一封信,上面只写着一首诗:“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亦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看了这首诗,林大舍长吁短叹,但经冷静考虑后,还是决定让地三尺,择日动工。见林家如此有度量,唐家也不敢落后,同样让地三尺,动土兴工。这样,在两家之间就空出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三年的官司因礼让而重归于好。因为这个故事,这条巷便被称为“礼让巷”。 3、动画衍生词语学习:10’ 反义词结构: 以大欺小、以强欺弱、以小胜大 其他词语: 礼让三分、过河拆桥、自食其果 用这些词语造句; 还能找到哪些词语呢? 分辨:褒义词和贬义词 4、游戏:角色扮演 10’ 四名学生,分别饰演动画中的四个角色,重新演绎动画过程,但需用正确方法来处理,纠正动画中做法不当之处; 第二节课:《月神》 1、导入:5’ 问题:请用一句话来形容你看到的这个动画; 2、内容解析:15’ (1) 关于月亮的节日:中秋节、元宵节 (2)关于月亮的诗歌: 《静夜思》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李白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3)分析:星星类比落叶,落叶象征秋天,发散想象力 3、游戏:20’ (请助教参与其中) 故事接龙:有一天晚上,海上升起一轮大大的月亮,有个小男孩出现了…… 4、复习:5’ | |||||||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 |
PPT、视频 | |||||||
助教需求 |
九、阅读中的语文
上课准备提纲 | ||||||||
志愿者信息 | ||||||||
备课人 |
tomato |
Email/MSN |
所属课程组 |
语文 | ||||
课程信息 | ||||||||
课程名称 |
阅读中的语文 | 上课日期 |
2012-12-1 |
上课时长 |
2*50 | |||
授课对象 |
经纬学校5年级 |
学生信息 |
17个学生 | |||||
是否已了解上次课的授课情况()Y |
本次课的教案是重复使用已有教案吗()N | |||||||
授课目标 |
1. 通过进入情境,想象画面来朗读文章 2.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课文传达的自由,快乐和温情 3. 练习从生活中的点滴挖掘写作素材,能模仿课本把对话描写,排比,拟人手法等运用到写作练习中更好 | |||||||
授课内容 |
1. 学习萧红《我和祖父的园子》,通过朗读、阅读、讨论感受课文; 2. 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或印象深刻的事,并写下来 3. 讨论排练结课节目 | |||||||
授课提纲 |
1. 回顾上次课内容 2. 从孩子们学过的《火烧云》导入课题:萧红的《我和祖父的园子》 3. 发课件,师朗读全文 4. 请学生谈最直接的感受 5. 学生默读文章,找出问题,交流问题 6. 朗读练习:请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师生对话;接龙读 针对学生读的状况进行适当点评,并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感情 7. (可选)读《呼兰河传》里其他几个童年趣事 8. 大家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或印象深刻的事 9. 随堂写作练习 10.点评/朗读学生写作 11.总结 12. 讨论排练结课节目:演唱歌曲《精忠报国》,朗诵岳飞的《满江红》 13. 学生写成长日记 | |||||||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 |
主讲打印课件和《精忠报国》歌词,及《满江红》 | |||||||
助教需求 |
2个助教,帮忙发课讲,观察记录孩子课堂表现;和孩子们分享自己童年趣事或难忘的事 排练结课节目 |
十、电视节目中的语文
上课准备提纲 | ||||||||
志愿者信息 | ||||||||
备课人 |
蕾蕾豆 | Email/MSN |
所属课程组 |
语文 | ||||
课程信息 | ||||||||
课程名称 |
电视节目中的语文 | 上课日期 |
2012.6.3 | 上课时长 |
2*50 | |||
授课对象 |
怀柔育才学校五六年级 | 学生信息 |
28个学生 | |||||
是否已了解上次课的授课情况()Y |
本次课的教案是重复使用已有教案吗()N | |||||||
授课目标 |
1、知识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平时看的电视栏目是怎么制作的;熟悉电视栏目中的各种角色及他们是如何具体工作的。 | |||||||
授课内容 |
| |||||||
授课提纲 |
第一节课 栏目制作流程讲解 | |||||||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 |
1、投影仪及投影幕、音箱(主讲准备) 2、教学用PPT演示资料、视频资料(主讲准备) 3、涉及栏目制作的小道具制作,如画台标的白纸等(主讲准备) 4、各组栏目策划书及流程表设计、打印(主讲准备) 5、录像设备(助教准备,需求至少6台) | |||||||
助教需求 |
1、请在上课前大致了解提纲中叙述的栏目制作流程。 |
十一、戏剧中的语文
上课准备提纲 | ||||||||
志愿者信息 | ||||||||
备课人 |
蕾蕾豆 |
Email/MSN |
所属课程组 |
语文 | ||||
课程信息 | ||||||||
课程名称 |
戏剧中的语文 | 上课日期 |
2012.10.14 2012.10.21 | 上课时长 |
4*50 | |||
授课对象 |
怀柔育才学校五六年级 | 学生信息 |
28个学生 | |||||
是否已了解上次课的授课情况()Y |
本次课的教案是重复使用已有教案吗()N | |||||||
授课目标 |
1、 学会并掌握戏剧表演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小组能够演出一个小话剧。 | |||||||
授课内容 |
| |||||||
授课提纲 |
第一节课 好玩的戏剧 | |||||||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 |
1、 投影仪及投影幕、音箱(主讲准备) 2、 教学用PPT演示资料、音频、视频资料(主讲准备) 3、 各组小剧本打印(主讲准备) 4、 录像设备(记录课堂精彩画面,助教准备) | |||||||
助教需求 |
1、请在上课前大致了解提纲中叙述的栏目制作流程。 |
附录、经纬学校《生活中的语文》总结课提纲
上课准备提纲 | ||||||||
志愿者信息 | ||||||||
备课人 |
踏雪飞鸿 |
Email/MSN |
所属课程组 |
语文 | ||||
课程信息 | ||||||||
课程名称 |
生活中的语文课总结 |
上课日期 |
2012-12-1 |
上课时长 |
100分钟 | |||
授课对象 |
经纬学校五年级学生 |
学生信息 |
19名 | |||||
是否已了解上次课的授课情况(Y) |
本次课的教案是重复使用已有教案吗(Y) | |||||||
授课目标 |
回顾本学期课程。 | |||||||
授课内容 |
||||||||
授课提纲 |
结课活动以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总结,初步梳理各次课程内容和题库如下,请大家多多补充。 第一节课——师生交流会,认识阳光,认识语文组,确定规则 1.大家共同制定的上课规则有哪些啊? 2.阳光的全称是什么呢?LEAD是什么意思? 3.请说出一位老师的成语名字,并解释一下这个成语的意思。 …… 第二节课——诗词中的语文,晓月主讲 1.哪一天是白天和黑夜一样长呢? 2.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3.燕京八景 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叠翠,(银锭观山) 哪两处是和秋天有关的呢? 4.关于秋天的诗词有哪些呢?(秋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 5.叶落归根是什么意思呢? …… 第三节课——广告中的语文,蕾蕾豆主讲 1.广告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呢?引用,拟人,比喻,夸张,排比…… …… 第四节课——歌词中的语文,文心主讲 主要让孩子们欣赏了精忠报国和荷塘月色。 1.狼烟起该如何理解呢? 2.龙起卷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 心似黄河水茫茫表达了什么心情啊? 4. 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用了什么修辞呢? 5. 精忠报国写的谁的故事?岳飞 6. 精忠报国里面的“人北望 草青黄 尘飞扬 ”韵脚是什么? 7. “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使用了什么修辞?拟人 8.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 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使用了什么修辞?比喻 9. “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 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 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 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以上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通感: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人们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观 上的感受移到另一感观上,使“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 10. 朱自清写的名篇叫什么?荷塘月色…… 第五节课——地理中的语文,含笑主讲 1.三山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黄山,庐山,雁荡山 2.人民币中的山水 100元是人民大会堂 50元是布达拉宫 20元是桂林山水 10元长江三峡 5元是泰山 1元是西湖 3.关于三山五岳的诗词,《望庐山瀑布》,《望岳》 …… 第六节课——舌尖上的语文,晓月主讲 1. 谁来说说程门立雪的故事啊? 2. 有哪五味呢?酸甜苦辣咸。 3. 五味令人口爽,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 第七节课——历史中的语文,cloud主讲 1. 岳飞,字鹏举 2. 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西施昭君,貂蝉玉环 3.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4. 苏小妹和秦观的故事“双手推开窗前月,一石击破水底天” 5.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 第八节课——动画中的语文,文心主讲 1. 动画中的成语——患难与共,齐心协力,以大欺小,自食其果,团结一心 2. 礼让巷的故事“千里修书为立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3. 关于月亮的诗词——“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第九次课——阅读中的语文,番茄主讲 1. 《我和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谁?萧红《呼兰河传》 2. 园子里有什么?蜂子,蝴蝶,蜻蜓,蚂蚱,黄瓜,倭瓜,韭菜,狗尾草,玉米 3. 在园子里做什么?栽花,拔草,种菜,追蜻蜓,睡觉。 …… | |||||||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 |
||||||||
助教需求 |
十二、对联中的语文
上课准备提纲 | ||||||||
志愿者信息 | ||||||||
备课人 |
踏雪飞鸿 | Email/MSN |
所属课程组 |
语文 | ||||
课程信息 | ||||||||
课程名称 |
对联中的语文 | 上课日期 |
2013.3.23 | 上课时长 |
100分钟 | |||
授课对象 |
经纬学校五年级学生 | 学生信息 |
19名左右的学生 | |||||
是否已了解上次课的授课情况(Y) |
本次课的教案是重复使用已有教案吗(N) | |||||||
授课目标 |
1.让孩子们初步了解一些对联的基本常识 2.通过一些有趣的对联故事,引起孩子们对对联的兴趣,进而自己去探索其中的奥妙 3.以对联为切入点,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 |||||||
授课步骤 |
第一节课(50’) | |||||||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 |
主讲准备:若干本《笠翁对韵》、成长日记(学生记)、花朵成长录(助教记)、、马克笔、A3纸若干等 助教准备:一颗愿意走近孩子的心、一支笔 | |||||||
助教需求 |
1、 协助摆放桌椅; 2、 注意学生安全; 3、 协助维持课堂纪律; 4、 不需要记录东西的时候请和孩子一起聆听一起互动一起回答问题; 5、 记录学生发言(提纲中已述,主讲会备记录表的); 6、 记录学生课堂表现(课后再写到花朵成长录上); 7、准备些自己的对联故事吧; 8、 及时在课后到论坛更新听课反馈(请回答三问): (1) 主讲的课程有哪些不错的和不足的? (2) 你印象最深的学生或者印象最深的事情? (3) 这次课你自己有什么收获? | |||||||
备注 |
|
十三、春天里的语文
上课准备提纲 | ||||||||
志愿者信息 | ||||||||
备课人 |
洛浦晓月 | Email/MSN |
所属课程组 |
语文 | ||||
课程信息 | ||||||||
课程名称 |
春天里的语文 | 上课日期 |
2013.3.30 | 上课时长 |
100分钟 | |||
授课对象 |
经纬学校五年级学生 | 学生信息 |
约18人 | |||||
是否已了解上次课的授课情况(Y) |
本次课的教案是重复使用已有教案吗(N) | |||||||
授课目标 |
| |||||||
授课步骤 |
一、导入 | |||||||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 |
| |||||||
助教需求 |
||||||||
备注 |
|
十四、节日中的语文
上课准备提纲 | ||||||||
志愿者信息 | ||||||||
备课人 |
milk | Email/MSN |
741061920@qq.com | 所属课程组 |
语文组 | |||
课程信息 | ||||||||
课程名称 |
节日中的语文 | 上课日期 |
2013.4.13 | 上课时长 |
100分钟 | |||
授课对象 |
经纬学校五年级学生 | 学生信息 |
18人 | |||||
是否已了解上次课的授课情况(Y) |
本次课的教案是重复使用已有教案吗(N) | |||||||
授课目标 |
1.让学生掌握几个节日的来源、习俗以及意义 2.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 |||||||
授课步骤 |
第一节课 一、课程导入 5min | |||||||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
助教需求 |
1. 请在上课前大致了解提纲中的内容。 2. 协助维持课堂纪律。 | |||||||
备注 |
十五、梦中的语文
上课准备提纲 | ||||||||
志愿者信息 | ||||||||
备课人 |
tomato | Email/MSN |
1900930552@qq.com | 所属课程组 |
语文 | |||
课程信息 | ||||||||
课程名称 |
梦中的语文 | 上课日期 |
2013-4-20 | 上课时长 |
2*50分钟 | |||
授课对象 |
经纬学校五年级 | 学生信息 |
18人左右 | |||||
是否已了解上次课的授课情况(Y) |
本次课的教案是重复使用已有教案吗(N) | |||||||
授课目标 |
1. 使学生了解“庄周梦蝶”,“黄粱一梦”,“南柯一梦”的故事,了解李白〈梦游天姆吟留别〉诗的主要意思 | |||||||
授课步骤 | 第一节课:
| |||||||
教学材料 | 主讲打印学生课件 | |||||||
助教需求 |
3名,协助发学生名牌,课件,记录学生课堂表现,和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梦 | |||||||
备注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http://www.gushiwen.org/GuShiWen_ab0f045bbf.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