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诗歌欣赏

添加2,672字节2013年4月15日 (一) 21:27
以下行是添加(+)和删除(-)的内容:
诗歌欣赏诗歌欣赏                                             |'''备课人'''<br>| '''备课人'''<br/>|番茄<br>         | 番茄<br/>|'''Email/MSN'''<br>| '''Email/MSN'''<br/>|loveapple_zhang@hotmail.com<br>             | loveapple_zhang@hotmail.com<br/>|'''所属课程组'''<br>| '''所属课程组'''<br/>|   语文       <br>| 语文<br/>|'''课程名称'''<br>| '''课程名称'''<br/>|<br>| <br/> 诗歌欣赏<br> 诗歌欣赏|'''上课日期'''<br> |<br>| '''上课日期'''<br/>2010-3-27<br>| <br/>|'''上课时长'''<br>2010-3-27|50分钟<br> | '''上课时长'''<br/>| 50分钟<br/>|'''授课对象'''<br>| '''授课对象'''<br/>|平西府弘立学校四年级<br>| 平西府弘立学校四年级<br/><br> |'''学生信息'''<br> |<br>| '''学生信息'''<br/> 四年级20个学生左右<br>| <br/> 四年级20个学生左右 |'''是否已了解上次课的授课情况(Y/N )'''Y<br>| '''是否已了解上次课的授课情况(Y/N )'''Y<br/>|'''本次课的教案是重复使用已有教案吗(Y/N)N'''| '''本次课的教案是重复使用已有教案吗(Y/N)N'''|'''授课目标<br>| '''授课目标'''<br/>'''  1. 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br>1. 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br/>2. 培养孩子们朗读、背诵古诗的能力<br/>3. 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感受清明时的浓浓春意2. 培养孩子们朗读、背诵古诗的能力<br> 3. 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感受清明时的浓浓春意<br>|'''授课内容'''<br>| '''授课内容'''<br/> 聊一聊清明节的习俗,读几首关于清明的古诗:<br> 聊一聊清明节的习俗,读几首关于清明的古诗:<br/>清明 [唐] 杜牧<br/>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br/>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br/><br/>苏堤清明即事 [宋] 吴惟信<br/>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br/>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br/><br/>清明二绝(其二)[宋]陈与义<br/>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br/>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br/> 清明 [唐] 杜牧<br>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br>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br><br> 苏堤清明即事 [宋] 吴惟信<br>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br>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br><br> 清明二绝(其二)[宋]陈与义<br>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br>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br><br>|'''授课提纲<br>| '''授课提纲'''<br/>''' |<br> 1. 导入:播放杜牧《清明》的童声合唱,引出本堂课的主题:清明(板书“清明”)<br>| <br/><br>1. 导入:播放杜牧《清明》的童声合唱,引出本堂课的主题:清明(板书“清明”)<br/><br/>2. 谈一谈清明节<br/>请孩子们说说清明节是什么时间,人们通常要作什么?在你的家乡有什么特殊的活动或吃什么特别的食物吗?(板书,学生的回答)<br/><br/>3. 诵读、理解杜牧的《清明》<br/>诵读1-2遍,讲解大意,着重引导孩子们感受“欲断魂”和“杏花村”两句的不同心情;请孩子们表演一下这首诗:一个学生演可爱的牧童,一个演欲断魂的行人。其他同学朗诵。<br/>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读一遍。<br/><br/>4. 诵读、理解《苏堤清明即事》<br/>诵读1-2遍,引导孩子自己理解、想象诗意:<br/>解释标题:清明时节在西湖边的苏堤看到的景物<br/>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这首诗说说诗人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br/>(板书,学生的答案)<br/>根据这些大家可以想象出一幅图画来么?有没有人愿意描述一下这幅图画,并说说带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br/>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读一遍。<br/><br/>5. 诵读、理解《清明二绝》其二<br/>诵读1-2遍,通过和前两首诗对比进行讲解。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读一遍。<br/><br/>6. 复习、背诵上次课学习的三首边塞诗和本节课讲的三首清明诗<br/>玩接词,背古诗游戏:老师说一句诗开头的一个词,学生接出后面的词。<br/><br/>7. 回顾本堂课的内容<br/>2. 谈一谈清明节<br>  请孩子们说说清明节是什么时间,人们通常要作什么?在你的家乡有什么特殊的活动或吃什么特别的食物吗?(板书,学生的回答)<br><br>3. 诵读、理解杜牧的《清明》<br> 诵读1-2遍,讲解大意,着重引导孩子们感受“欲断魂”和“杏花村”两句的不同心情;请孩子们表演一下这首诗:一个学生演可爱的牧童,一个演欲断魂的行人。其他同学朗诵。<br>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读一遍。<br><br>4. 诵读、理解《苏堤清明即事》<br> 诵读1-2遍,引导孩子自己理解、想象诗意:<br> 解释标题:清明时节在西湖边的苏堤看到的景物<br> 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这首诗说说诗人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br> (板书,学生的答案)<br> 根据这些大家可以想象出一幅图画来么?有没有人愿意描述一下这幅图画,并说说带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br>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读一遍。<br><br>5. 诵读、理解《清明二绝》其二<br> 诵读1-2遍,通过和前两首诗对比进行讲解。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读一遍。<br><br>6. 复习、背诵上次课学习的三首边塞诗和本节课讲的三首清明诗<br> 玩接词,背古诗游戏:老师说一句诗开头的一个词,学生接出后面的词。<br><br>7.   回顾本堂课的内容<br><br>|'''教学环境、材料需求'''<br>|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br/>|笔记本电脑播放音乐,学生课件<br>| 笔记本电脑播放音乐,学生课件<br/>|'''助教需求<br>| '''助教需求'''<br/>'''<br> |协助维持课堂记录,记录学生表现,填写课堂反馈。<br> | 协助维持课堂记录,记录学生表现,填写课堂反馈。<br/>|}<br> <br><br>                                    |}趣味语文授课提纲 主讲:蕾蕾豆 <br><br/><br><br/>  五年级趣味 语文教学 提纲 《广告中 的 语文》 [[http://www.ygclub.org/wiki/doc-view-215#13]] <br> <br> 四年级趣味语文教学 提纲 《 汉字成长记 》 [[http://www.ygclub.org/wiki/doc-view-215#15]] <br>  =诗歌欣赏= ='''上课准备提纲'''=   =='''志愿者信息'''==   * '''备课人''' 番茄* '''Email/MSN''' loveapple_zhang@hotmail.com* '''所属课程组''' 语文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诗歌欣赏* '''上课日期''' 2010-3-27* '''上课时长''' 50分钟* '''授课对象''' 平西府弘立学校四年级* '''学生信息''' 四年级20个学生左右* '''是否已了解上次课的授课情况(Y/N )'''Y* '''本次课的 教 案是重复使用已有教案吗(Y/N)N''' =='''授课目标'''==# 激发孩子们 学 习古诗的兴趣# 培养孩子们朗读、背诵古诗 的 能力 # 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感受清明时的浓浓春意 =='''授课内容'''== 聊一聊清明节的习俗,读几首关于清明的古诗:<br/>清明 [ 唐] 杜牧<br/>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br/>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br/><br/>苏堤清明即事 [ 宋] 吴惟信<br/>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br/>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br/><br/>清明二绝(其二)[宋] 陈与义<br/>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br/>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br/>   =='''授课 提纲'''== 1. 导入:播放杜牧 《 清明 》 的童声合唱,引出本堂课的主题:清明(板书“清明”)<br/><br/>2. 谈一谈清明节<br/>请孩子们说说清明节是什么时间,人们通常要作什么?在你的家乡有什么特殊的活动或吃什么特别的食物吗?(板书,学生的回答)<br/><br/>3. 诵读、理解杜牧的《清明》<br/>诵读1-2遍,讲解大意,着重引导孩子们感受“欲断魂”和“杏花村”两句的不同心情;请孩子们表演一下这首诗:一个学生演可爱的牧童,一个演欲断魂的行人。其他同学朗诵。<br/>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读一遍。<br/><br/>4. 诵读、理解《苏堤清明即事》<br/>诵读1-2遍,引导孩子自己理解、想象诗意:<br/>解释标题:清明时节在西湖边的苏堤看到的景物<br/>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这首诗说说诗人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br/>(板书,学生的答案)<br/>根据这些大家可以想象出一幅图画来么?有没有人愿意描述一下这幅图画,并说说带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br/>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读一遍。<br/><br/>5. 诵读、理解《清明二绝》其二<br/>诵读1-2遍,通过和前两首诗对比进行讲解。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读一遍。<br/><br/>6. 复习、背诵上次课学习的三首边塞诗和本节课讲的三首清明诗<br/>玩接词,背古诗游戏:老师说一句诗开头的一个词,学生接出后面的词。<br/><br/>7. 回顾本堂课的内容<br/>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 笔记本电脑播放音乐,学生课件<br/> == '''助教需求'''==  协助维持课堂记录,记录学生表现,填写课堂反馈。== '''其他请补充'''==
行政员管理员
1,451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