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经纬学校-趣味语文-助教反馈




第一次活动——2012.3.17编辑



班级:三年级                                                                                                                                                                   

1、基本内容


三字经孩子们是有自己私底下接触并背诵过的,但是对于其中具体的典故和含义不了解,很希望老师来教。三年级下半年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较弱,只有个别学生基础很好的,大部分学生需要我们在授课中穿插强调基础知识和能力。——豆豆记录

2、 总体情况及助教建议



1】文心记录


(1)给大家取成语名字时进度艰难,孩子们可能还很陌生,比较腼腆,对成语概念、拼音等工地都不扎实,只有上学期来过的祝梦萍很积极,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回答问题。
(2)当同学长时间未回答出问题时,一直站立着上课,感觉很尴尬,老师应及时请回答完问题的同学先坐下再继续上课。
(3)当遇到老师自身也不确定的知识点时,应与同学们一起深入找到答案,重在方法。
(4)上课十几分钟后,同学们注意力开始分散,讲小话,小动作开始。

2】豆豆记录


(1)晓月以其以往的丰富教学经验很迅速地抓住了孩子们基础薄弱的问题。在取成语名字的过程中着重对拼音、生字、发音、部首等基础知识进行了强调,我想这是对他们薄弱基础很好的补充。我也希望有机会晓月能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润物无声地融入基础知识的引导”来个分享。
(2)这一拨孩子可以说纪律是相当不错的,也可能因为还不太熟悉,以后也许会闹哄哄,所以希望今后的课程大家可以把握一个度,既不至于沉闷也不至于吵嚷。
(3)故事永远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部分啦,而图片也是吸引孩子眼球的招牌啊,当文心拿出朱元璋的图片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看,还问为什么这么胖呢。听故事是孩子们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段。
(4)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孩子们的好奇心非常强大,一个问题将会引发多个问题的连锁,比如玉是怎么来的,石头又是怎么来的,那山是怎么来的,地球是怎么来的………………,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采取的办法是尽量以现有教学内容为主,但要让孩子们把问题再当时写下来,然后下课的时候告诉他们或者建议他们自己去看书找答案。既不要忽略孩子的问题也不要因为回答太多偏离的问题而跑题。




第二次活动——2012.3.24编辑


班级:三年级                                                                                                                                                                     

1、基本内容(流程及关键环节,100分钟两节课)


(1)为新同学汪翔取成语名字——自由飞翔


(2)分组计分
规则:
全班11名学生按竖排分成三组,视课堂表现给予加分或者减分。
如背诵所学内容完整流利加分;积极回答问题加分;抢话、纪律混乱等扣分……


(3)三个组分别背诵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三组均背到了“师之惰”,掌握的还可以。


(4)《三字经》第三节学习
讲述“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的故事。


(5)掩卷填字
让大家合上书,在黑板上用填字的形式来巩固大家所学到的三字经内容。
并且难度逐次加大,让孩子们在反复极易的过程中掌握字词句的写法、读法。


(6)讲述曹丕与曹植的故事(兄弟情感)
……

2、 总体情况及助教建议

(1)木木记录


需要强化学生们的纪律。


(2)候鸟记录

A、 背诵上节课所学的环节可以较好的检查学生课后的学习效果,但时间用的稍多。

B、 “黄香温席”是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建议将故事多扩展一下,更细节地将故事呈现给学生。

C、 掩卷填字环节学生们热情很高,而且有强烈的荣誉感。

D、 曹植与曹丕的“七步诗”故事是为了说明兄弟之间要互相爱护,不要自相残杀,但这个故事感觉有些不妥,建议尽量不引用反面教材。

E、 学生热情很高,但纪律性很差,尤其是男生中的阳春三月、心想事成、兵强马壮虽然活跃,但有乱说话、小动作等扰乱课堂之嫌,而三个女生过于安静,课堂上除了诵读很难听到声音。参与性差,后期的组词游戏中大家都渐渐参与进来。

F、 第二节上课后,由于从课间的户外活动刚回来,大家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课堂纪律开放松懈,建议在上课先将学生的情绪予以平复,然后再进行互动。


(3)豆豆记录(先扬后抑啊)

A、 分组评分环节设计的很好,激发了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参与感。但有必要在设立之初就明确规则,学生对于公平非常敏感和在意,如果老师在某个环节忘记加减分孩子们就会马上指正。

B、 掩卷填字这个环节设计的非常好,让孩子由简到难地逐渐掌握所有的重点字词句,孩子们之前多数仅是背下了只言片语,但对于字词的印象都很浅,这个形式无疑是补足了他们对字词的浅显印象。

C、 “背完了就有故事听”的观念要转变

这是重点要说明的,因为在上学期就出现了类似情况,孩子们会嚷着“老师我背完啦快点讲故事吧”,可能相对枯燥一点的基础知识会让孩子们精力不集中,但是我们不能传达“背完了就有故事听”的概念,这样他就会形成这样的意识,逐渐弱化了我们的文本内容,而专注于故事。这样课堂比较容易失控,也比较让孩子出现疲累应付上课的情况。所以建议不要把文本跟故事分解,以整体状态出现比较好,故事因为文本而产生,穿插其中,自然而然地讲出来。另外故事不一定成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形式多样也会分散孩子专注故事的状态。在课堂上,不能太多满足孩子的需求。

D、 讲故事时可以用一些辅助形式,不一定用图片,比如讲“七步诗”故事时,很多孩子开始不明白曹操、曹丕、曹植之间的关系,那么借助板书列出关系,孩子们可能就会一目了然了。(此处可借鉴晓月写的主副黑板使用方法,刚开始讲课时很容易忽略板书的作用,其实相当有用,在环节使用、集中孩子注意力、总结陈述时都会有很好的辅助效果)

E、 组词或举例时不宜太难

比如讲到“三纲者”的“纲”,让孩子们根据这个字组词,因为没有学过或接触过,他们完全组不出来,主讲提示出的“提纲”“纲要”等词就离孩子们太远了,解释起来也比较晦涩不容易理解。而且我们讲文本时要先讲明原文意思再进行组词造句等扩展。这个我们在讲课过程中可能为了发散孩子的思维先不讲意思让孩子自由发散,这个形式很好但要把握一个度,今天有孩子在下面小声说“老师你先讲一下‘三纲者’的意思再让我们组词吧。”




第三次活动——2012.4.7编辑


班级:三年级      第一节课——主讲:洛浦晓月                                                                                                                                                                         



1、 基本内容(流程及关键环节,50分钟一节课)

(1)为新来的助教老师取成语名字——chenyan(暗渡陈仓)、味味(未卜先知)
(2)齐背上节课学过的内容:普遍有印象,但不熟练,估计是中间隔得时间较久的缘故。
(3)本节课新内容:
曰春秋,曰冬夏,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4)强化式多遍背诵(分组,一组背诵时他组监督)
(5)要点:
A、讲授第一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B、讲授第二句——东西南北的方向辨认互动,请孩子们站起来用伸展手臂指方向。
C、讲授第三句——请大家在教室里、身边寻找代表“五行”的事物。

2、 总体情况及助教建议
(1)chenyan记录

A、 背诵和朗读时,主讲这样喊会喊坏嗓子呵
B、 说到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时孩子反应这么慢啊,为什么呢?
C、 写“风花雪月”(春有百花秋有月那首)的诗时,只有望梅止渴和闻鸡起舞两位前排女生在做记录,其实有时候盲目的过强的表现欲会挤压另一种性格的学生的成长空间(这一点确实需要我们在旁有所引导和关注——豆豆补充)。
D、 课堂上爆粗口的情况主讲应及时制止,同时应该让学生养成对同学、老师尊重的习惯。

(2)味味记录

A、 老师释义时,课堂纪律被打乱。
B、 人杰地灵、自由飞翔听课状态不好,不积极思考,主讲可以多提问者两个学生。

(3)豆豆记录

A、 多遍背诵强化记忆是必要的环节,不过把整篇通背的形式变成趣味诵读会不会更有吸引力及好的效果呢?比如随机式上下句接龙、人浪接龙(一人一句)、大声小声(一句大声一句小声)等等有趣的诵读互动,以前有尝试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还是很喜欢的。
B、 “春有百花秋有月”这首诗选的很好,很全面地诠释了“四季”的特点,但我觉得可以再扩展一下,不仅仅停留在诗歌本身的含义上。
C、 让孩子们都站起来,用手臂来指引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这个形式非常好,孩子们非常认真的互动起来了。但有些说法我觉得要严谨一些,比如提到在不确定方向时要通过太阳的位置来判断,当时晓月只说了“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是东方”,概念是没错的,但其实这仅限于早上太阳升起的时间哈。如果是黄昏时候太阳在的位置就是西边了。我担心孩子若是记住的话会记成“无论什么时间,太阳的位置就是东方”。
D、 纪律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关注与强调的。三年级的孩子本身就更加坐不住,后半节课大半的男孩子都没有在听讲,需要助教多次提醒、暗示才能坐正听一会,然后继续东倒西歪。所以我在第二节课上课前特别强调了一下纪律(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呦),我想还是有效果的,第二节课从教学到互动都是很顺利的,孩子们只是熟悉了就闹腾起来,他们心里其实是非常喜欢我们的,并特别欢迎我们去上课,那么跟他们严肃但温和地商量一下,他们就很认真地答应上课时不大吵大闹也不东倒西歪了。所以主讲还是要不时尤其是在上课前提醒一下纪律。



班级:三年级     第二节课——主讲:文心童鞋                                                                                                                                                                      

1、基本内容(流程及关键环节,50分钟一节课)
(1)复习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2)本节课新内容: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3)要点:
A、讲授第一句——讲故事解释“仁义礼智信”为何顺序不能颠倒
B、讲授第二句——首先用图片来展示六谷的形态。其次组织六谷蹲游戏(就是萝卜蹲游戏),请六位同学上台分别扮演稻、梁、菽、麦、黍、稷六谷,然后由主讲每次随机指定谁来蹲,这个游戏参与性高、互动性强、也有突发性紧张气氛。
C、讲授第三句——组织“你来发声我来猜”游戏。每次请一位同学上来,主讲悄悄告诉他一种动物,他在不说话的情况下学一下这种动物的叫声,然后让台下的同学回答是什么动物。
D、讲授第四句——图片展示给大家看七情的具体表现。并让大家用这七种情绪的字组词。
E、 教大家“爱的鼓励”。

2、总体情况及助教建议

(1)chenyan记录

A、 豆豆严肃地重申了纪律,thanks
B、 用七种情绪的字组词这个环节还不错,有些细节可以再点拨一下,比如“惧”,是一个情绪,那面具呢是在讲一个东西,所以“面具”的“具”不是“惧怕”的“惧”。


(2)味味记录

A、 孩子们对图片都特别感兴趣,个别孩子开始不听讲,游戏之后开始听课了。
B、 简明的游戏和讲解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方便配合,便于老师把握课堂活动。

(3)豆豆记录

A、 再次提醒一下主讲大人们要好好利用板书哦,孩子们本来基础比较弱,会的字词也少,所以很多我们在扩展中提到的有必要让孩子有印象的字请写在黑板上,这样比较形象点,虽然孩子并不一定记住,但肯定比干听要好得多。
B、 这次课文心上课的节奏和技巧把握的很好,开始时收心,然后游戏小高潮,动静结合。
C、 文心会走到孩子中间去,对纪律约束和提点那些总爱开小差的孩子非常有效,建议以后的主讲也多留心一下。
D、“爱的鼓励”这个我也曾在教学中使用,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一种方式,如果教了就希望以后都能够时常用一用,给孩子一种爱的理念,将来,他们也会把“爱的鼓励”传递下去。






第四次活动——2012.4.14编辑

班级:三年级                                                                                                                                                                        

一、基本内容
第一节课     主讲:洛浦晓月

1.复习:“春有百花”诗;“五行”:金、木、水、火、土

2.给新来的同学取成语名字:

张明悦——柳暗花明

3.给老师们起成语名字:

马涛:马到成功      xuange(玉峰):玉树临风
翠微:苍翠欲滴      宫达宁:宁静致远

4、新内容

匏土革——人所同。纪律乱了点。

5.听音乐辨乐器——对修整纪律非常有帮助。


第二节课   主讲:文心

1.复习:爱的鼓励

2.课堂具体情况:

(1)、三皇:伏羲——伏(组词),讲故事、神农——尝百草、皇帝

在讲课过程中,对之前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如“纲”、“三纲者”。
学生思维比较发散,漫无边际的问题很多。

(2)、看动画片:女娲造人、女娲补天

看动画片时纪律不错。

(3)、表述:

“南辕北辙”基本能表述出动画内容;学生对女娲、神农的故事多少有一些了解;学生普遍表现出对图片、视频的浓厚兴趣。

二、课堂整体情况及助教反馈


(一)荷滴麻桃记录
1.课堂气氛活跃,但纪律较差:玩小玩具的较多,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
2.学生表现各异:
“左思右想”知识掌握和理解好;三个女生文静,积极性有待提高,缺乏一定的勇气和胆量;“自由飞翔”“人杰地灵”贪玩,注意力不集中。
3.文心的内容多以故事为主,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纪律组织还要加强。

(二)十月之暧记录

1.起成语名字时,现场混乱,学生难以进入课堂。
2.听音乐过程中,学生逐渐安静和进入课堂。
3.学生做小动作,有时只是为了吸引注意。

三、旁听反馈

(一)  就课程内容设置,有何不同观点或见解?


1、 Xuange笔记

目前从兴趣引导,课堂也注重和孩子的互动,这种形式非常好。

2、 浅绿笔记

两位老师授课各有特点,一位(洛浦晓月)偏重知识性,更接近于正常的传统教学,主要让学生能够背诵《三字经》,内容的解释只是稍稍带过。
另一位(文心童鞋)老师偏重趣味性,更接近于启蒙教学,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故事,《三字经》的朗读背诵只是稍稍带过。两位老师讲的侧重点不同,反映了阳光对这门课的定位还没有确定,没有定下这门课到底走哪条路线。

以下豆豆回应:介个我解释下不是路线问题,是老师的个人风格问题哈Jemmun我们无法完完全全统一风格,因为老师也要有一定的个性,而且大家都会相对倾向自己擅长的部分去做,所以不影响大的方向即可,而且形式还根据内容不同有不同的设置,实际文心也很重视背诵,但互动和故事占用了时长,那么可能背诵的部分就挪到了下节课进行加强。来课堂多听几次课感受会更多噢!


3、glindea笔记

 1)《三字经》的学习,辅助以历史(包括传说、传记)等,可在课程中安排20~30分钟左右,平行讲历史,多种方面吸引孩子注意,有系统有重点的学习。

2)课后作业:除了《三字经》相关内容,可提供扩展阅读资料,结合所学课程安排孩子去表达。


(二)    你愿意给讲师留下一些评语吗?


 1、 xuange笔记

1) 晓月老师气场很好(老师气场),对课堂把握很好。
2) 文心老师较威严,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知识充实的很好。

2、 浅绿笔记


1) 晓月老师:能看得出课程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授课有耐心又不失老师威严,语文知识丰富。
2) 文心老师:把知识藏在故事里,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纪律好。把女娲造人与补天的动画分开放给两组学生,然后让他们各自讲一部分故事,这个形式很好。

3、 glindea笔记

1) 晓月老师:课堂控制很好,在男生七嘴八舌的情况下,把控节奏,让孩子适度参与。乐器试听环节设计很好,各种音色乐器能留下直观感受。
2) 文心老师:三皇的故事非常吸引孩子,视频和听故事时所有孩子都很专注。


(三)    你觉得讲师在授课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更正?

1、 xuange笔记

讲上古神话的时候,最好提前声明这是个“神话”,以免孩子混淆“神话”和“史实”的概念。

2、 浅绿笔记

1) 因为有新旁听的老师,复习和新老师介绍的时间过长有20分钟,影响了后面步骤的进行。


以下豆豆回应: 这里解释一下,阳光的课堂重视情感交流和德育大于知识,所以前期的情感铺垫是我们比较重视的,我们在开学初第一节语文课是不讲实际内容的,只是给孩子取成语名字和填写档案,增进感情。而且取成语名字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思考的过程,目前学生加老师总共有26个成语了,学生和老师都学了这么多成语,也是个小成就捏!
另外除了以上这些,关注旁听老师的用意还在于希望旁听的志愿者能够有一种融入感,学生记住了你,希望你下次下下次都还能出现在这个课堂上,不要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3、 glindea笔记


 第一排的三个女生很安静,有三个左右的男孩开小差,如何吸引各种孩子的专注激发兴趣和热情?

 以下豆豆回应:这个还好呢,你看看图片讲故事时他们都可认真了,至于安静的女生主要还是需要主讲去点名邀请,上节课让他们去黑板上补字和做游戏,女孩子也很积极呢。

(四) 如果你来讲今天的内容会有什么新想法?

1、 xuange笔记

1) 有课本效果比无课本要好。

 以下豆豆回应:晓月老师的初衷是无课本的时候孩子脱离依赖,注意力可以集中到主讲这里,且对记忆更有效果。不过经纬语文班的孩子确实基础较弱,个别孩子即使是看着拼音都无法读出来,可能就是有课本比较好,孩子会有安全感。


 2) 孩子的课堂纪律比较差,教育绝不仅是在学校能完成的,家庭教育更重要。


 3) 让孩子们参与进课程内容中来(应该是指参与看动画讲故事的环节吧——豆豆补充)的效果看起来不错。课堂可能更多的是起到启发作用,若课下孩子们能更多地诵读《三字经》就更好。


2、 浅绿笔记

在讲“八音”时准备一些相关乐器的图片给孩子们看,增加直观感受。

3、 glindea笔记

争取每个知识点都有一定的故事或阅读支撑。


第五次活动——2012.4.21编辑

班级:三年级     4月21日

                                                                                                                                                                            

 学生表现

荷滴麻桃记录

1、 梦想成真:从写“纟”字来看,不够自信,我们要尽可能的多关注,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给三个女孩。
2、 兵强马壮:比较贪玩,不够认真;能够多思多动脑,,提问题有意思,但有些无边,凭空想象;表现欲强,渴望展示自己(上黑板写字);要多沟通。
3、 左思右想:活跃,但表现出不积极,随意性较大;听故事过程中认真,能随着老师的讲解去发散思维,有“奇思妙想”,但要适时引导;自制力需进一步提高,易受外人的影响(旁边的学生);知识面广,懂得多。
4、 心想事成:本节课明显安静得很多,不贪玩,表现较好,但注意力并未在课堂内容的讲解上,而是随便翻看语文书。
5、 望梅止渴(闻鸡起舞):三个女孩,第二节课注意力不几种,老是开小差,小动作多,适时提醒能及时改正,但不够坚持,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控型要加强锻炼。主讲应多注意三个女孩的表现,多给展示的机会。

课堂记录及建议:

记录者:木木
1、 阳春三月,主动性较好,主动完成作业,但课堂纪律较差。
2、 助教木木,学生认识不够,加强沟通。
3、 上课初始课堂纪律较差。
4、 晓月,击掌旋律教课方式很有趣味性,学生参与性较强。
5、 第一节课整堂纪律较差,必须加强。
6、 第二节课,学生经过课后玩耍,状态好于第一节课。
7、 两节课,课堂图书的发放,是否需要统一?
8、 夏桀与商汤,具体明确,夏为朝代名称,后者为人名,袁宝宝有些困感。

记录者:程绪
第一节 主讲:洛浦晓月
1、 新老师介绍:阳春白雪,阳春三月(姐弟)
2、 复习游戏:
(1)、你拍一、我拍一
左思右想指出,自由飞翔与助教读经作弊。
(2)、压字击掌
左思右想不读不拍,被罚领读。
(3)、“纟”旁组字
3、新课程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五分钟讲话时间、数数、看窗外花、观望相机)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故事:尧舜禹禅让(大禹子启,石生;孙悟空)
课下拍照,发证用,摆Pose
第二节 主讲:文心童鞋
1、 黄帝故事
(Ipad教具吸引学生注意力,妥否?)
(学生说话,文心静场不言)
2、“夏传子,家天下……六百载,至纣亡”
“民心所向”左思右想语
夏商战争示意图,出示
复习“五常”

记录者:荷滴麻桃
第一节 主讲:晓月
1、 新老师介绍:风雨兼程 阳春白雪
2、 复习:“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1)、“拍手歌”:师生、生生合作。
(2)、以改变速度的快慢来拍手识记。
(3)、填写:土、石、丝、竹、八
识记与“纟”旁有关的生字。
3、 新课程:
(1)、“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有:又,和。 唐尧虞舜
讲有关要和舜的故事,学生注意力较集中。
(2)、“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讲有关禹、汤、周文王、周武王的故事。
(3)、齐读,识记。
后记:
1、文心讲故事过程中,将图画、学生识记与故事相结合,做得挺好的!
2、对课堂不认真听讲、走神的学生适时,及时地提醒,很有不要。
3、课堂的气氛把握、管理,学生的掌握性好。

第二节 主讲:文心
1、 爱的鼓励
2、 回顾上节课内容:“三皇”之伏羲、神农
3、 黄帝:
(姓名、别名、生日、逝世日期、职业、成就)
4、 朝代讲解:
(1)、夏: 启————桀
讲“夏”被推翻的原因:故事性强
(2)、商: 汤————纣
汤:“网开一面”
5、 回忆以前的内容“五常”:仁、义、礼、智、信。
6、 模拟誓师。
后记:
1、 建议注意区分传说和史实。学生不一定明白的。
2、 对于走神、开小差的学生要及时提醒(点名让回答问题)。
3、 夏桀的暴和商汤的仁慈做对比,课堂效果反应不错。
4、 在讲“网开一面”时,对于左思右想的提问,回答要恰当。


第六次活动——2012.5.5编辑

班级:  三年级                                                                                                                                                          

学生表现

十月之暧记录 
1、 左思右想:表演欲强,台词很好,有极强模仿能力。
2、 兵强马壮:画“剑”这个兵器,画的很认真,用了尺子来保证画直,在受到表扬后,获得鼓励,又继续画了一把刀。
3、 自由飞翔:比较自由,喜欢笑,推测人缘较好,注意力比较发散;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喜欢问各种历史人物的是、故事。
4、 三个女生在表演过程中,始终不甚投入。
5、 “老师,别把‘霸’擦了,把‘强’擦了吧!”——学生不会写比较复杂的字。

glindea 记录

第一课时:
1、 闻鸡起舞:被阳春三月推开背后课桌,主动避让;听讲专注,受同桌干扰有小动作,折东西;男生画兵器时有无聊,男生表演时吃东西,助教提醒一次。
2、 阳春三月:小动作,推桌子影响闻鸡起舞;朗读时,知识掌握好;参与表演文官有感觉;积极要求再表演并做周文王;课堂发言积极。
3、 左思右想:飞纸飞机给阳春三月;发言积极,思维活跃;表演周文王,语言动作准确清晰;文学背景知识较好,如姜子牙、春秋五霸七雄表演的语言设计(臣惶恐等)

第二课时:
1、 闻鸡起舞:自己抄写,听故事认真,有开小差。
2、 阳春三月:听故事不认真,频繁换座位;小动作影响同学。
3、 左思右想:听故事时认真,积极提问并回答,课堂后期坐不住。

荷滴麻桃记录

1、 兵强马壮:带手机放音乐,影响课堂教学;复习旧知识时,不认真,但朗读方法好;注意力不集中,爱玩手机;爱动手,爱绘画(画剑);善于发现问题,纠正晓月的“纣”。
2、 左思右想:邓毅——后羿射日——嫦娥,知识掌握丰富;旧知识巩固牢靠,识记性强;回答问题积极,思想很活跃;表演入境,很有思想很会组织故事情节,语言台词设计好;第二课时表现出来不认真,贪玩,对于“五霸”的解释乱说。
3、 自由飞翔:表演过程中放不开,过于拘谨;第二课时与阳春三月捣乱,小动作多。
4、 望梅止渴(三个女孩):参与性不强,能较认真听讲,但是注意力还是不集中。

课堂建议:

glindea 记录

第一课时 (晓月) 
1、 新老师取成语名字。
2、 点名:
3、 朗读:孩子认真
4、 周文王和姜子牙故事。(女生开小差编织,男生积极听讲、接话)
5、 姜子牙故事情节表演。(孩子踊跃表演,旁观专注有兴趣)
6、 引出今日三字经“周武王……尚游说”。
7、 “干戈”解说,画兵器
8、 二次表演姜子牙故事。(孩子语言表达更充分有趣)
9、 朗读今日三字经,三遍。

第二课时:(文心) 
1、 本堂课三字经朗读、填空,纠错,男孩积极板书,但秩序乱,老师强调纪律有效。讲解生字时,孩子注意力专注不够。
2、 春秋五霸故事。
3、 战国七雄:看地图,顺口溜,掌握地理位置。

荷滴麻桃记录


第一课时(晓月)
1、 新老师起成语名字:欣欣向荣、后羿射日(左思右想的提议)
2、 点名:学生与老师的成语名字
3、 复习:“经子通…………六百载,至纣亡”
认真读、多读,方法:用手指指字,逐字逐句逐行读,方法引导好!
4、 新知识,以故事的形式开展教学:
(1)、肉林、酒池——体现出纣的残暴,荒淫无度。
(2)、姜太公钓鱼
(3)、按角色安排学生进行表演“三请姜太公”:(周文王、姜太公、文官、士兵)
语言自由,根据不同任务身份设定故事对话内容,灵活。
(4)、“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由学生画矛、盾、刀、剑等兵器来讲解“干戈”——引出矛盾。
(5)、游戏回顾,台词重设,按角色桥面设定,再次表演“三请姜太公”
明显这次要好于前次,表演风趣幽默。
(6)、齐读三遍,巩固记忆。
第二课时(文心)
1、 夏商周相关知识点的回顾
2、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由学生填写补充——学生积极但表现出学生观察的不认真、不自信。
讲解:嬴,亡、口、月、女、凡,与“赢”结合起来记忆,讲解方法好。
3、 讲解:
(1)、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2)、故事:退避三舍、一鸣惊人
(3)、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在中间。
七雄的方位,以口诀的形式记忆讲解,效果佳。
4、 复习:五霸、七雄
课程首尾,比较仓促,效果不是很好。

对于主讲的几点反馈:
晓月:学生在画图过程中,时间把握要恰当,应适当控制。——解决方案好:将绘画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学生的兴趣未减还避免了时间的消耗。
文心:
1、 鼓励性、表扬性语言的运用恰当巧妙。
2、 齐读填空后的句子时,将空上的错字更正过来,利于学生的正确记忆。
3、 多音字的讲解,是不是要涉及。 重耳,学生读的是“zhong”。


第七次活动——2012.5.12编辑

班级:三年级

   本周活动,趣味语文组的课程在主讲晓月的精心,和助教、旁听,以及孩子们的配合下,进行的特别有意思!课堂呢内容,主要是以话剧的表演为主,助教和旁听的《鸿门宴》、孩子们的《三顾茅庐》,表演的都很有精彩,给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课堂记录(按三位助教的笔记记录整理)

主讲:晓月
助教:glindea    旋歌 程绪

助教反馈:

一、 glindea记录:
课堂记录:
第一课时
1、 新同学三人起成语名字:
浩然——浩然正气 赵灿——围魏救赵 徐如峰——栩栩如生
2、《游子吟》导入:
学生朗读;讲解《游子吟》;分享给妈妈做的事情
3、听歌曲《好妈妈》
4、历史歌“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引入本次三字经的学习。
5、刘邦、项羽故事:《鸿门宴》
讲解故事背景,介绍人物。
6、助教表演:孩子观看认真。
第二课时
1、 听十面埋伏,结合音色判断乐器弹奏方法,“八音”复习。
2、 画乐器:阳春三月、茁壮成长画古筝,晓月画琵琶,讲述丝弦不同乐器的区别。
3、 孩子表演:三顾茅庐
第一次表演:
左思右想——刘备 栩栩如生——关羽 心想事成——张飞
阳春三月——诸葛亮 梦想陈真、闻鸡起舞——诸葛亮的侍女
老师总结:三顾茅庐的背景、目标、过程。
第二次表演。
学生课堂表现:
1、 闻鸡起舞:与梦想成真讲话;回答问题积极,跟着歌曲默唱;参与表演,动作台词准确;指读认真。
2、 梦想成真:与闻鸡起舞讲话;茁壮成长扔纸团,害怕生气面朝墙壁;参与表演,积极思考,有主见;借助老师引导,侍女动作准确。
3、 望梅止渴:安静,认真听讲;朗读认真。
4、 兵强马壮:喝饮料,同意饮料交助教保管;身体痛,哭。
5、 阳春三月:积极回答,有的问题不会也抢答。
6、 左思右想:积极回答问题,认真观察,体会助教表演;表演刘备自如,情景台词。
7、 茁壮成长:不断向对面女孩扔纸团。

二、 旋歌记录
课堂内容及学生表现:
1、 今天,为了表演方便,课桌摆成四围,孩子们喜欢有变化。几个孩子能够主动帮助老师搬桌子。——这种摆法,利于课堂纪律的控制,但后来对面的孩子开始有互指的情况。阳春三月和左思右想拿笔扔对面的女孩。
2、 今天有3名孩子新加入,先为他们起成语名字。
3、 阳春三月、左思右想:课堂纪律一开始不好,一开始一直大喊新来的赵灿的外号。心想事成在阳春三月回答问题时,撤了阳春三月的凳子,搞恶作剧。
4、 兵强马壮:上课玩小圆卡片。
5、 阳春三月:爱打人。
6、 孩子齐声跟读效果较好,孩子们此时的精神能够集中。
7、 阳春三月和左思右想课堂过于活跃,为了维持课堂纪律,主讲一直给他俩发言的机会。但这样一来,他俩更活跃,其他人的积极性应关照。
8、 所有的孩子都不戴眼镜,刘哥助教,五个戴眼镜。
9、 第二节课放音乐《十面埋伏》时,孩子们都很安静。可见音乐的感染力,同时晓月就乐典引导孩子们开阔思路的做法很好。
10、左思右想熟悉三国的故事,历史知识较多。
11、孩子们进入演戏环节,纪律明显好转,参与性很强。不论观众还是演员,都投入。
特别说明:
1、 兵强马壮:突然不舒服,立即通知了学校老师来,领他去休息。那老师说通知其家长来接他。兵强马壮自己说是蚊子咬了他的,所以他很痛。他旁边的孩子也是这样说的。我们了解情况,开始兵强马壮只是指着痛的部位哭,没说原因。他爸爸来接他了,说是在家时被虫咬的,我们嘱他爸带孩子去看病。
2、 未注意古筝和古琴的区别:7弦的是琴,不是筝。
是否需要及时纠正,还是在这一次课说明?还是不再说明?
3、 个人建议,如果时间许可,在介绍诸葛亮时,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士”。
4、 引导的最成功的一次:
让阳春三月演诸葛亮,阳春三月扔粉笔,晓月问他:这诸葛亮先生是扔粉笔吗?不是应该看书知天下事吗?——自此,阳春三月一直看书写字。
让左思右想演刘备,他敲两个孩子的桌子,蛮横的让他们演关羽和张飞。晓月说:听说刘备是仁义之师,你就这样对待兄弟吗?——自此,左思右想很有礼貌的称“贤弟”。
可见,委与责任,鼓励引导可以有效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5、 历史朝代所涉及的大体年表,最好可以逐句串讲一下。所涉及内容的生字,及常识点引入介绍的非常到位。

三、 程绪记录
第一课时
1、 课前安排《鸿门宴》课堂情景剧的角色,孩子外出自己玩。
2、 新来的三个学生:张浩然、赵灿、徐如峰
3、 左思右想、阳春三月排斥新同学。
4、 左思右想十遍“菜”、“灿”,,因取消“赵灿”为“白菜”。
5、 晓月导入课堂:
由“浩然正气”导入“孟母三迁”,再到“孟郊《游子吟》”,再到母亲节。
阳春三月要为妈妈准备烛光晚餐。
6、《鸿门宴》情景剧:张良、项庄舞剑
7、兵强马壮课上哭鼻子,因被蚊子咬,课间家长领回。
8、课间跳绳,梦想成真伤了膝盖和手掌。
第二课时
1、 心想事成一直在喝饮料
2、 课堂情景剧“三顾茅庐”一次忍了,二次灭了。
3、 诸葛先生始终入境,推演八卦。两个女生闻鸡起舞和梦想成真首次演出。
4、 二次演绎:张飞不愿意去请,刘备怒:“军棍二十!干不?”张飞:“干!”
三顾时,刘备军姿候醒,见面作揖,问胃口,买菜等家常,谈薪水待遇。


第八次活动——2012.5.26编辑

班级:三年级                                                                                                                                                                      

学生表现:本次活动,将学生分组,助教和旁听相对应地安排到了孩子们中间,互动性较大,未有书面记录。相关反馈已经在经纬学校本次活动的总结帖子里面跟帖了!

课堂建议


第九次活动——2012.6.2编辑

班级:三年级                                                                                                                                                              

课堂记录及学生表现:(按助教的课堂记录整理)

一、 glindea记录:
课堂记录:
第一课时 主讲:晓月
基本内容:复习
1、新老师取成语名字:丁磊——光明磊落
引导学生用“光明磊落”来造句。
(第一页内容的复习)
2、复习朗读。
3、难字复习:杼、窦、惰、琢。
由四名学生上台书写难字所在的句子。
(左思右想、望梅止渴、自由飞翔、茁壮成长)
针对写句子中茁壮成长不会写“严”字来讲解,由学生组词、造句,解释含义。
4、填空练习。
5、复习玉的四种处理方法:切、磋、琢、磨
6、拱手作揖的动作,礼仪。
(第二页内容的复习)
1、第一、二排借上下句按顺序读。
2、请学生上台写自己的难字和拼音。
3、朗读,挑出错别字。
4、作业:多音字组三个词。
学生表现:
1、 望梅止渴:上台书写文字准确,掌握较好,字迹工整。
2、 兵强马壮:课堂上换座位走动,程绪助教一对一辅助下,注意力回到课堂。
总体情况学生注意力都在课堂。

第二课时 主讲:文心
基本内容:
1、 朗读上一课内容。
2、 朝代线索,总结到唐。
3、 介绍李渊、李世民、魏征,纳谏故事,唐国土。
学生表现:
心想事成:准确计算出唐距今的年数:2012——618


二、 踏雪飞鸿记录

学生人数:8人(自由飞翔、左思右想、兵强马壮、心想事成、浩然正气、茁壮成长、栩栩如生、望梅止渴)
课堂内容:
第一课时 主讲:晓月
1、 为杨树叶子起成语名,兵强马壮和心想事成,小有起哄嫌疑,最后起名“光明磊落”。
2、 复习《三字经》,晓月说让孩子们帮她复习,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朗读还是很认真的。
3、 上黑板默写,(左思右想、自由飞翔、茁壮成长),左思右想写错字,文心提醒后,仔细检查,改正后很是骄傲。
4、 填空复习,孩子们都很踊跃(板书有点高了,孩子们够不这)。兵强马壮带书作弊,望梅止渴很主动上去且填空正确;左思右想和老师的互动一如既往的好。
5、 左思右想复习三请姜太公。左思右想和茁壮成长能复述出“香九龄,能温席”;上黑板写难字,相互涂擦这种现象很不好。
6、 挑多音字,课程有点长,后期精神不太集中。
第二课时 主讲:文心
1、 朗读、领读,左思右想主动担当领读员却乱读。
2、 梳理朝代,孩子们很活跃。
3、 重点讲唐朝,心想事成算出唐朝至今1394年,太宗纳谏,唐人街。
长安都城东市和西市,引申出“买东西”。

学生表现:
1、 左思右想:一如既往地和老师互动很好,板书错别字经文心提醒后很认真的检查和改正。
2、 心想事成:能算出唐朝距今1394年(2012—618),这点挺厉害的!
3、 兵强马壮:从一开始为杨树叶子起成语名字就比较捣乱,还抢助教的眼镜玩,要如何加强他的纪律意识,真是个难题了。
4、 望梅止渴:上黑板默写和填空的时候,很积极主动,但第二节课有所松懈。
孩子们普遍在第一节课末后,就开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了,显得是疲劳了。

三、 程绪记录
1、 旁听老师起成语名字,“王八蛋”、“爆炸头”等不礼貌语言,主讲最好引导、批评一下。
2、 第一课时文心坐在左思右想旁边盯着,他安分了很多;课文填空,大家都积极踊跃。
3、 兵强马壮独自一人坐最后,翻教师玩具。过去陪读学习后,积极性提高;抱怨上次活动(其他公益组织的活动那个)不带他玩;第二课时摘助教眼镜,被。心批评不礼貌


第十次活动编辑

班级:

                                                                                                                                                                            

 学生表现

课堂建议


参考页面编辑

最后修改于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