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流程

出自阳光百科
在2013年8月20日 (二) 20:55由Feeling對話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教案是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它的設計影響課堂時效性。我是一名北京遠郊區縣的普通教師。針對教學設計(教案)的書寫方式,提供一種模式,大家可以作為參考。

教案開頭,應具備:課題、相關領域、設計者、輔助者、指導者;之後需要對自己的課程有個系統認識,也就是設計理念,我要在本節課中突出的思想是什麼;然後是正文部分。正文部分要包括:

1、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要以學生為主體,要突出學生在本節課需要習得什麼。目標的設定要從學生的知識能力目標、教師的方法策略目標和情感態度目標出發。目標明確,在教學中就會有各種活動來實現目標。

2、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難點是教學目標中提煉出來課堂預設最精華的部分。還是要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要掌握什麼,就是重點;哪些內容或能力的掌握會有何種困難,就是難點。了解重難點,不僅幫助我們對學生有針對性的訓練,對學生而言,掌握會更紮實。

3、教學準備:在課上需要那些輔助工具或材料。

4、教學過程:教學過程需要步驟清晰,每個環節具有連貫性與鋪墊性,尤其在重難點的突破上需要著重書寫。教學過程中通過哪些手段(如機械操練、遊戲、兒歌等)來幫助學生掌握住重難點,過程需要細緻,這可以幫助我們在教學後馬上了解到哪些活動在哪些環節適合突破這類知識或者不適合。在設計每個環節與活動時,需要教師在活動前有個示範過程,幫助學生更明確任務。

5、板書設計:板書設計要突出本課教學內容或重難點

6、作業設計:針對本節課內容設置的鞏固或拓展性任務

7、教學反思:一節課之後我們自己應該有所感悟,哪裡成功、哪裡失敗,自己都有個影子,可以記錄下來,對自己的教學有所改進,對其他教師教學也有所幫助。

我有一篇區研究課一等獎的教學設計放在附件里,大家可以去看看,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還有郵箱:qianniancaihong@sohu.com  密碼:xingfukuaile


參考頁面[編輯 | 編輯原始碼]

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