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城市》第三節 外出就餐

從 阳光百科
跳到: 導覽搜尋


授課目標[編輯 | 編輯原始碼]

使學生了解一些基本概念,提高學生收集數據,研究和解讀數據的技能。培養學生的決策能力以及使學生學會進行團隊合作。

授課內容[編輯 | 編輯原始碼]

使學生能夠初步了解「消費」「消費者」「生產」「生產者」和「企業家」等概念以及成功經營一家餐館的基本要素。
主講人:胡灶銀


授課提綱[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在有限的課時內,您將按什麼步驟把內容傳達給學生,以達到你的目標
Tips:一個可參考的基本教學步驟是:導入-> 講授 -> 練習/互動 -> 總結
最後一定要有「總結回顧」這一環節,這樣能讓孩子明確自己所學習的內容
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都想好其目的意圖是什麼,盡量減少無用的環節
合理分配每一環節的時間,避免拖堂
如果有活動或遊戲環節,最後一定要告訴孩子們活動的目的,避免孩子誤解為只是純粹的玩

1. 自我介紹,帶領學生簡單回顧上一周的課程內容。其中包括城市的概念、不同的功能區以及城市的規劃。(5分鐘)
2. 介紹本次課的主題「外出就餐「。向學生提問:」餐館一般位於城市的哪些功能區?」 通過我們去餐館吃飯這一過程來引出概念「消費」和「消費者」,通過食品的提供引出概念「生產」和「生產者」。並解釋「生產者」與「企業家」的聯繫與區別。(5分鐘)
3. 在一個城市中有很多個企業,其中餐飲業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個行業。並且說明餐飲業的老闆就是「企業家」。 並了解有哪些學生將來想自己當餐館老闆。(2分鐘)
4. 引入活動——分組開辦餐館。
活動過程:a.將班級分成7個小組,每小組4個人。(a-d,共15分鐘)
b.每個小組下發一份「成功秘決」海報。並給每個人下發一份「成功秘決」作業單。
c.解釋「成功5秘決」----地點、產品、價格,人員和宣傳。並說明填寫作業單要求。
d.學生自行討論與決策。
e.討論學生的團對結果,一個小組分享一個秘決。(10分鐘)
5.總結與回顧:(3分鐘)
複習一下「消費」,「消費者」,「生產」,「生產者」和「企業家」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成功經營一家餐館需要考慮哪些因素。「成功秘決」5P要素。
向學生預告下一節課內容:新聞媒體。


材料需求[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材料:28張姓名標自牌,1張JA中國標誌,28份課堂練習,1張城市功能區圖,28個「成功秘決」作業單,7張成功秘決海報。


助教需求[編輯 | 編輯原始碼]

 需要1個助教,幫助維持課堂秩序,分發課堂練習本及其它教學材料。輔助學生做決策。


授課總結[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本節課的教學計劃基本完成,大部分學生都已熟練掌握「消費」「消費者」「生產」「生產者」和「企業家」這個五個主要概念。並且理解了成功經營一家餐館的五個要素。

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時間的把握是很難的,而且往往是在計劃的時間內沒法完成要講的內容。尤其是當一個問題學生們回答出很多種的答案的時候,你必需一一去解釋這些答案,而這些通常是不在你計劃之內的。而且在開展活動時,學生沒有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活動任務。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課堂效果:前半部分由於主要是講授一些概念性的問題,所以學生們的積極性不是特別高,而且師生間的互動也不是很多。後半部分主要是開展小組活動,團體經營一家餐館。在這一部份,與學生的互動較多,而且學生也很積極的參與在其中,課堂的氣氛非常活躍。

對下次課有什麼要求或建議:在下次課的開頭時回顧一下本次課所學過的主要概念,即「消費」「消費者」「生產」「生產者」和「企業家」。然後再簡單回顧一下開一家餐館需要注意哪些因素。

備課/授課的寶貴經驗和教訓:考慮到我們所教授的學生只有四年級水平,所以我們上課的內容應該較少,而且要淺顯易懂。在講解具體概念時要多結合實例,這樣有利於學生的理解。然後一定要把握好時間,在備課時候要計劃好一個內容所需的時間,避免下課時內容沒講完。而且上課的內容最好要按照備課計劃,這樣才不會漏掉要講的內容。

課堂控制/紀律管理的經驗和教訓:
在維持課堂秩序時有兩點教訓:1.當所要問的問題的答案是維一的時候,即有多個答案時,盡量不要讓學生回答,或者點名讓學生回答問題,否則課堂的秩序會比較難維持。
2.最好在正式上課時,不要急着上課文,應該前強調一下課堂紀律,比如回答問題時一定要舉手。如果在開展活動時再來強調紀律時,就不會有什麼明顯的效果,因為學生的注意力已經不在那上面了。

參考頁面[編輯 | 編輯原始碼]

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