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2011年春-朝阳育才-第六次活动-课程提纲
| 音乐中的情感教案 | |
|---|---|
|  志愿者信息  | |
| 备课人 | 莉莉安 | 
| 邮箱 | [1] | 
| 课程组 | 艺术 | 
|  课程信息  | |
| 上课日期 | 2011.4.23 | 
| 上课时长 | 100分钟 | 
| 授课对象 | 朝阳育才小学生 | 
授课目标[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强化孩子们对律动的感受能力;带领孩子们体会音乐的感情色彩,并粗略了解音乐是怎样表现情感的
授课内容[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一、 复习律动 
二、 音乐欣赏:感受音乐传达出的感情,简单介绍两种节奏型、强弱和旋律线
三、 学歌曲《伊凡波尔卡》
授课提纲[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一、 复习律动 
1. 拍手律动游戏(助教参与) 
“我的名字是***我的左边坐着**”(伊凡波尔卡的节奏,为本节课的歌曲学习铺垫) 
2. 放音乐《I‘m yours》,带领孩子们感受律动 
二、音乐欣赏:感受音乐传达出的感情,简单介绍节奏型、强弱和旋律线 
律动为什么可以帮助音乐表达的感情?律动里面有什么因素? 
除了律动,音乐通过什么其他方式传递情感呢? 
1. 节奏型和强弱 
A. 《扬基歌》:引导孩子们感受歌曲的情绪;介绍歌曲讲的是什么故事;学唱,要唱出欢快振奋的感情,鼓励孩子站出来齐步走演唱 
B. 《拉德茨基进行曲》:引导孩子们感受歌曲的情绪;介绍曲子描述的是什么;介绍进行曲和两拍子的打法 
C. 《杜鹃圆舞曲》:引导孩子们感受音乐的情绪;鼓励孩子用句子而不是词语来描述曲子的情感;简单介绍圆舞曲(华尔兹舞步)和三拍子的打法 
2. 旋律线(音高) 
A. 《罗密欧与朱丽叶》(最好有小提琴或吉他伴奏,没有的话我就自己上或者放音乐):先讲故事(联系学过的《梁祝》)再放音乐;启发孩子根据音乐的情绪用手比划出旋律的流动。 
B. 旋律线比划练习:《童年》、《闲聊波尔卡》 
三、学歌曲《伊凡波尔卡》(助教参与) 
1.先放音乐,让孩子们跟着音乐体会感情,找律动,围成一个圈跳舞 
2.学歌词,按节奏说出来,配较慢的伴奏版 
我是飞鸟 咕咕咕叫 在清晨早起上云霄 
我是小鹿 哒哒哒跑 看明媚阳光暖暖照 
我是松鼠 蹦蹦蹦跳 看傍晚夕阳多美妙 
我是青蛙 呱呱呱叫 在黑夜歌唱和欢笑 
3.学唱并分组唱:主旋律和简单的和声 
4.加上动作唱,孩子一人一句,助教唱和声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笔记本(莉莉安) 铃鼓(项目负责人) 音箱(学校) 课堂发放资料(莉莉安) 
助教需求[编辑 | 编辑源代码]
3名(最好有一把吉他或小提琴)
参考页面[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