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字经

删除8,439字节2013年10月2日 (三) 04:45
http://www.arenyspropiedades.com/itbag.html
以下行是添加(+)和删除(-)的内容:
==国学启蒙之《 三字经 》——第一讲==louis vuitton damier azur replica bags 编辑“ 三字经 (段落)” - 阳光百科<P><BR>一、 授课目标</P><P>&nbsp;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BR>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BR>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P>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P>&nbsp;1.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BR></P><P>2.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P>三、授课基本内容 <P>&nbsp;1.《三字经》相关背景介绍</P><P>&nbsp;2.本课时授课内容如下</P><P>&nbsp;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P><P>&nbsp;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P><P>&nbsp;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P><P>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P>3.结合内容,讲解中国古代关于人性善恶的辩论,及衍生的哲学思想 <P>4.详细讲解课程内容,贯穿与内容相符的小故事,提高可听性,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BR>拓展思维</P><P><BR>四、授课提纲&nbsp;</P><P>1.&nbsp;&nbsp;&nbsp; 导入(10') <BR></P><P>&nbsp;&nbsp;&nbsp;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相传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王应麟的人,他是南宋的一个著名学者,祖籍是河南开封的。[提问:我们班有从河南来的同学吗?]我们的这位老乡,在南宋作了很大的官,但是他为人非常耿直,看不惯官场上的一些人和事,因此得罪了其他人,所以后来他就不做官了,回了老家。在老家他过着隐居的生活,一家人在山林里过的非常快乐。后来他的小孙子们逐渐长大了,他必须要让他们学习知识,所以他为了教育他的子孙就编写了一本歌谣,都是三个字一句,很押韵,容易朗读,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哲学、历史等等。渐渐的,这本书被很多人知道,因为它都是三个字一句,所以就叫他《三字经》了。从那以后,大家把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P><P>&nbsp;&nbsp;&nbsp;&nbsp;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老”,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从一个小孩子很小的时候得表现,我们就能大致推断出他将来是是个什么样子的人。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能不能有出息。这是因为人的理想是一个人奋斗的目标,我们只有对自己的将来有了设想,才有前进的方向。[提问:我们大家的理想是什么呢?长大了我们要做什么?] 我们有演员、有科学家、有企业家,不管我们将来做什么,只要我们现在照着这个目标去做,并一直坚持,就有实现的一天。我们都一定会有一个共同点,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用的人。我们怎么才能做才能让自己现在是个老师父母和同学都喜欢的好孩子,将来长大了谁都愿意和你做朋友呢?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P><P>&nbsp;2.诵读新句子:(2')</P><P>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P><P>3.讲解句子,阐释概念(30‘):</P><P>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P><P>&nbsp;[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P><P>&nbsp;《三字经》人性本善的说法,来自于孟子的思想。 </P><P>&nbsp;人性的三种理论</P><P>&nbsp;孟子“性本善”[故事一、邻居与小孩;故事二、5.12汶川地震时每个人的感受、做法]</P><P>&nbsp;荀子“性本恶”[故事一、婴儿出生到不懂事之前的一系列表现]</P><P>&nbsp;孔子“性无善无恶”[刚出生时,每个人都像洁白的麻,没有任何思想和天性,随着后天的影响,逐渐才有了善恶,就像把麻放进不同颜色的染缸,会染出不同颜色的布。故事一、曹操儿子们的故事]</P><P>&nbsp;通过最后一个故事,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P><P>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P>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P>[故事一、周处杀龙的故事]</P><P>[故事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P><P><BR>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没有好的生活环境,再善良的天性都会受到污染。那么,怎么才能保证我们想好的方向发展呢?我们看看《三字经》怎么说</P><P>苟不教,性乃迁。“苟”假如,如果;“教”学习,受教育,管教;“乃”就会;“迁”变化</P><P>这句的意思是:假如不学习,不接受教育,良好的品性就会发生变化</P><BR><P>[故事一、上学的孩子和做乞丐的孩子]</P><P>[故事二、偷黄瓜的贼]</P><P><BR></P><P>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一</P><P>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P><P>[故事一、弈秋学棋]</P>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P>[故事二、唐伯虎学画]</P><P>学任何一样东西都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我们学习也是一样。要想学习好,除了专心之外,还需要有好的学习环境。为什么我们不再家里学些,学校为什么不和菜市场放在一起?这都是为了有更利于学习的环境。有了好环境,我们才有成长的土壤。古人认识到环境对人的影响了吗?我们来看看</P><P>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昔”以前,古时候;“择”选择;“机杼”织布的梭子。</P><P>请一个同学讲孟母三迁的故事</P><P>[大家讨论:孟母为什么要三迁?]</P><P>母亲是每个人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她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尤为重要。古时候女人不识字,现在,我们的母亲也一般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是,对孩子道德的养成,对生活习惯的培养,人格的塑造,母亲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父亲是一家之主,从古到今,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父亲的责任。我们来看看,父亲在教育中的作用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义方”做人应该遵守的规矩法度。家教</P><P>[故事一、窦燕山的故事、五子登科的来历]</P><P>4.复习(3'):</P><P>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P><P>5.总结</P><P>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善还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始。后天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专心程度,使我们渐渐差别越来越大。有人经过努力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人,也有人编成了大家都不喜欢的人。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应该从现在开始,专心学习,和善良的好的人交朋友,听父母的话。</P><P>附件:阳光志愿者授课经验总结</P><P>图文并茂的课文对小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建议准备有图片的教材</P><P>可以参考这个http://dh.0-6.com/MovView/eb937721-10bf-4146-928b-5de49746ec22/</P><P>多讲故事</P><P>多让大家发言</P><P>记住每个人的名字</P><br>
匿名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