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讀論語譯注

添加362字节2015年8月23日 (日) 14:29
以下行是添加(+)和删除(-)的内容:
 子曰: ”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documentclass{beamer} \usepackage[space,noindent]{ctex} \usetheme{default} \begin{document} %\logo{\includegraphics{LEAD_logo_132x50.png}} \begin{frame}  子曰: “ 學而\textsf<1>{ 時}\textsf<2>{ 習} 之,不亦\textsf<3>{ 說} 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textsf<4>{ 愠} ,不亦君子乎? ” 孔子説: ” 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孔子説: “ 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 \begin{block}{注釋} \begin{enumerate}[<+-|only@+>] \item時—— “ 在一定的時侯”或者“在適當的時侯”的意思。 \item習——這“習”字講為實習為好。 \item說——音讀和意義跟“悦”字相同。注釋\item愠——yùn,怨恨。時——”在一定的時侯“或者”在適當的時侯“的意思。\end{enumerate}習——這”習“字講為實習為好。\end{block}說——音讀和意義跟”悦“字相同。\end{frame}愠——yùn,怨恨。\end{document}
70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