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Christine介紹:曾为贵族学校英语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明确的指导功底,坦言贵族学校与农民工子弟学校对比,后者更需要帮助,并且也能让老师们更有成就感与内心的满足感。   (一)对自己的定位: 1、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 2、课堂就像乐团一样,老师就像是指挥,而不能是被学生带着跑。 3、没有课堂经验的,可以用我们的年龄优势,可以“装”。 4、不提倡直接喊老师的名字,可以体现一种对教师的尊称;但结合阳光的实际情况,许多孩子羞于表达,鼓励孩子们称呼自己的昵称即可。 5、上课是老师,下课是大朋友。   (二)课堂调控: 1、懂得角色转换,端正自己的态度,明确自己的老师角色定位。 2、第一堂课应该要有一定的威慑力,否则可能会反效果。学生认为老师刚开始温柔后期先给学生一定的距离感,然后慢慢接触,可以说“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比喻。态度要严格,但不是把学生挨个训一遍,要制定课堂规则,并且严格执行。 3、第一堂课一定要揪犯规,明确让学生知道应该遵守约定的规则。可能的规则有:上课听我讲,怎么舒服怎么来,但不能影响课堂和其他同学;发言要举手,可以不站起来回答,也能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一定要处理课堂不守纪律的现象,要让学生知道“惩罚”的实际定义。可以把惩罚设置的有趣一点,比如帮忙课后整理教室、帮大家倒水等等,这样孩子既能体会到自己没做好的地方,也乐意从中服务了大家。 4、助教可以帮忙维持纪律。 5、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虽然很困难,但是可以设置为自己应该努力达到的目标。让自己下意识地环顾周围,发觉孩子有无注意力集中,一旦发现有情况,就应该及时更改教学方式。 6、用换位思考的思路,让孩子们体验自己在讲台上别的同学不守纪律自己的内心感受,可能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的警醒。 案例分享:和一个特别捣蛋的孩子约定,让孩子在门外准备一个小节目,其实和教室内的孩子约定,不管他说什么大家都在下面闹腾,结果让台上想讲故事的孩子彻底感受到自己在台下闹的时候老师的心情。   (三)授课技巧: 1、讲课之前要有个备课大纲,一开始应该要和学生一个简单概括,让学生心中有数,可以跟着老师的节奏走。 2、课堂应该要有激情,自己投入到其中,才能真正感动孩子。每堂课可以让孩子笑一两次,这样可以调节气氛。 3、在设置小组限时竞赛,激发孩子的竞争心理,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培养团队意识。小组竞赛中,组内的其他孩子就可以代替老师对组员进行约束,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面对自己犯错或一时想不起答案的情况,可以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A. 表示老师是故意说错的,让孩子们发现,表示还是有学生在认真听讲的:) B. 布置成作业,让孩子们回家查询。 C. 坦白说自己的错误,传递一种信念:大家都是会犯错的,只要知错就改就好。 一定要传达一种信息:老师会努力解决学生的问题,但不能老是遇到问题就说你不会,这样也会减弱孩子对你的信心。慎用! 5、语言不能太随便,要用上一些正式的语言。 6、问题的选择上,简单一点的可以让基础薄弱的孩子来回答,难一点的可以请反应快一些的孩子来作答。   (四)课程内容的设置: 1、开场很重要,尽量要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可以用笑话、用故事。 案例分享: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接下来的内容,采用判断对错的方式,孩子会特别注意哪里有错误。 2、与助教进行有效沟通,让助教明晰在何时帮忙主讲做什么。 3、备课应特别认真仔细,知道哪个环节说什么,也间接减弱了主讲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压力。 4、改善课程环节,抓住孩子们感兴趣的地方。 5、让学生参与到课堂里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课程载体。 6、课程内容彼此之间应该有衔接,由简单到复杂,让孩子慢慢适应。 7、让学生彼此调查,互相了解,同时可以从中发现孩子的实际情况。 8、课程表现方式不应该太单一,比如都是讲授或者都是游戏。 9、课程内容应该照顾到大部分学生的水平。   (五)如何与学生交流: 1、对于那些因为程度比较好可能会走神的孩子,可以采用以下的技巧: A. 尽量不要直接点名批评孩子,否则容易打击积极性。 B. 可以用眼神“点”他,给他一个示意 C. 让他回答问题,多少会局促一点 D. 走入到学生中去,轻怕孩子或者让这个孩子身边的孩子来回答问题,把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他身边,他自己也会有所警醒。 E. 多多采用大家一起来的活动,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F. 让身边的人重复老师的内容,然后点他来重新做一遍,这样也让走神的孩子有个缓冲时间可以反应过来。 G. 委以重任,让他帮助其他同学来参与课堂。   2、碰到本身就是害羞的同学,可以用以下的技巧: A. 点他身边的同学来示范,其实就是让别人教他一遍。 B. 让他和其他孩子一起来活动。 C. 不管何种形式,一定要在活动完成后特别称赞他,这类学生其实就是缺乏自信心,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还不错。 D. 需要多多鼓励。 案例分享:可以和他约定,如果有问题会回答一定要把手举的高高的,只要他举手老师就可以点名,这点也是要在课堂实际中做到的。   3、碰到这个时期孩子对男女生分组比较敏感,或者因为小组设置竞赛的缘故嫌弃其他同学脱后腿等情况,课后应该找整个组谈话,告诉学生们所有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可能你有擅长的他不擅长,但是也有他擅长的你不擅长的,引导学生不要总是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对比。   4、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这样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学生就只会等待老师给予答案,而不会自己思考。   5、孩子对于问题答的不对的时候也不要直接说不对,可以转换一下说:你可以再想一想内容一会儿回答;我们可以听听其他同学的一些意见等。   (六)关于分组游戏的一些技巧: 1、关于游戏指令的设定: A. 一定要很清晰,用尽量简洁、明确的语言表达。 B. 如果学生还是不明白,可以由老师和学生来示范,清晰明白。 2、游戏设置应该要有目的性,不是纯粹为了玩一下,要和想要教给孩子们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孩子们从游戏中去学习。 3、有孩子先做完的话,别让他闲着,可以让他帮忙其他同学完成任务。 4、不要打断学生,记下学生在活动完成中的错误,可以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问题,否则随意打断就会让孩子忘记接下来的思路。   (七)情感交流: 1、多给学生一些积极的评价,让他觉得自己有用。 2、学生每次做完活动应该及时做评价。 3、不能区别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要在课堂上表现出自己特别喜好谁的情感。 4、不要对孩子期待太高,每个学生理解程度不同。 5、尽快记住孩子的名字,这样从孩子的角度会感觉老师特别重视自己。 6、现在的孩子挺猴精猴精的,有时候也需要把学生当成成人来对待,是平等的感觉,适当可以使用一些,对于培养孩子独立意识有帮助。 7、孩子其实特别喜欢帮助老师做事,可以安排一些事情让孩子来做,他们会特别乐意。 8、让孩子意识到一种“快乐学习”的氛围,不要有太多学习压力,让孩子知道在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更重要。   (八)其他: 1、主讲之间可以彼此学习,可以通过听其他课程,记录其他主讲的表现,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记录值得学习的地方。 2、请侧身写黑板,不要挡着孩子看黑板的目光。 3、面对大部分比较早熟的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如果有较偏激的物质观,建议老师不要带特别扎眼的配件,会误导孩子。 4、不要在孩子面前交流其他方面的内容,比如说中午饭在哪里吃啊之类的,会让孩子有误解认为志愿者其实别有用心。 |